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WAP手机西岳清风网
防沙护绿持续发展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6-18 07:5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在中国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关于“沙漠”的诗词名句。这些诗词,让人们感受沙漠别样魅力的同时,认识到沙漠与我们的生活环境联系紧密。

  617日,是第26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这个日子对我国更具有特殊意义。长期以来,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治理是我们发展道路上绕不开的问题。比如,新中国成立前的“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庄稼十种九不收”,苦难的陕西榆林人民被迫“走西口”“走南路”;河南兰考历史上风沙灾害严重,“冬春风沙狂,夏秋水汪汪”“一年辛苦半年糠,扶老携幼去逃荒”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兰考人民遭受盐碱、风沙、内涝“三害”的真实写照……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数十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一代代治沙人共同努力,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科技等一系列措施手段,同荒漠化展开了长期不懈的顽强斗争。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加强,国土绿化和防沙治沙工程不断推进,荒漠化蔓延态势得到有效遏制,沙区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不断改善,我国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以京津冀地区为例,上世纪50年代北京春季沙尘日数平均多达26天;90年代以后至本世纪初,沙尘日数明显下降至57天左右;现在京津冀沙尘暴频率降至每年0.1天。

  在艰苦卓绝的防沙治沙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荒漠生态系统治理和民生改善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还塑造了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治沙精神,涌现出山西右玉、河北塞罕坝、新疆柯柯牙、内蒙古库布其等一批先进典型,以及石光银、王有德、八步沙六老汉等众多治沙英雄人物。他们的感人事迹和奋斗经历,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激励着一代代沙区人民战天斗地、再造秀美山川。

  荒漠化的发生、发展和社会经济有着密切关系。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反过来人类又是直接受害者。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践行新发展理念,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必须坚决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

  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把荒漠变为“绿水青山”,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要从根本上遏制荒漠化和干旱,需要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探索拓展新的思路,通过完善政策、活化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各方主体共同防治荒漠化的局面,营造全社会参与防治荒漠化的浓厚氛围,共同守护绿水青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张东晓)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