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我国正式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这也意味着迎来了每年防汛形势最为复杂严峻的时期。”7月16日,在水利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王宝恩表示,今年我国入汛时间早,水旱灾害极端性特点突显,水利部已全面进入防汛关键期工作状态,进一步完善落实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据介绍,今年我国西南部分地区遭遇冬春旱,华北、黄淮、西北等北方部分地区出现春夏旱情。与此同时,强降雨过程频繁,中小河流洪水频发重发,贵州柳江上游都柳江、广东北江支流绥江等11条河流发生了有实测资料以来的最大洪水,其中贵州都柳江发生了特大洪水,导致广东怀集、贵州从江等县城受淹,贵州榕江县城4天之内两次受淹,局地洪涝灾害严重。
“水利部加快构建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和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有力有效应对了严重汛情、旱情和台风暴雨洪水。”王宝恩介绍,今年入汛以来,开展滚动会商114次,启动应急响应14次,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短信2.82亿条,调度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辽、太湖流域3038座(次)大中型水库,共拦蓄洪水518亿立方米。
据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年防汛关键期,黄河、海河、松辽等流域可能发生较大洪水,可能有较强台风北上影响北方地区。
7月15日,水利部进行专题会商,对防汛关键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即日起水利系统全面启动防汛关键期工作机制,强化部长‘周会商+场次洪水会商’机制。”王宝恩表示,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和一叶知秋的敏锐,落实落细各项防范应对准备工作,以工作措施的确定性应对水旱灾害事件的突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