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中国强化保障加快解决重点民生问题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5-31 06:16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一系列政策中,中国政府强化社会保障,加快解决重点民生问题,努力为百姓生活解除后顾之忧,增添温暖和信心。

    民生投入力度前所未有

    “2009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预算9080亿元,截至4月30日,已累计下达5189亿元,完成预算的57.1%,重点用于民生工程等方面。”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说。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民生投入力度就在不断加大。来自财政部的统计显示,2009年1月至4月,全国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54.21亿元,同比增长45.3%;医疗卫生支出710.49亿元,增长41.4%;教育支出2569.2亿元,增长17.6%。

    在民生投入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促进扩大消费需求。截至4月30日,中央财政预拨对农民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1116亿元。预拨城乡低保补助资金274.47亿元,并再次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新华网 记者 杜宇)

    民生政策出台密度前所未有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部分企业带来的严重冲击,政府实施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政策,在一定时限内降低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率,减轻困难企业缴费负担和参保人员费用负担。

    社会保障政策也有新的突破,如扩大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范围,除了失业保险金和就业服务这两个方面以外,还可以用于社保补贴和其他岗位补贴等。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办法和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开始制定。

    4月初,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保障性安居工程,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半年来,保障性住房建设明显提速。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184亿元,2009年增加到493亿元,增长1.7倍。

    千方百计保障和扩大就业,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就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农民工工作发出通知,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杠杆,努力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再就业。

    政府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安排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合计1230.8亿元。其中90%已于今年一季度下拨完毕,力度之大为历年之最。

    有关专家表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其安全网和减震器的作用,为百姓解除后顾之忧。

图表:一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1.2% 新华社发

    让百姓享有更多社会保障

    半年以来,大量的民生投入、一系列民生政策正在变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就业形势好于预期。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68万,扭转了去年第四季度持续下滑的态势。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保障性安居工程提速。截至今年4月底,前两批中央投资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医疗、教育投资项目取得新进展。到今年4月底,基本建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项目约6500个,改造农村初中校舍面积约150万平方米。

    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到今年4月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实际分别增长11.2%和8.6%。中央政府通过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改善居民生活、增强消费能力,以拉动消费、促进发展的效果十分明显。

    中国社会保障专家郑功成指出:“只有让人民具有稳定的安全预期,才能理性消费,理性消费恰恰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稳定基石。”

    温家宝: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今年要集中力量办一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详细

    今年我国将重点推进四方面经济体制改革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彭森26日表示,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改革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也带来了难得机遇。今年要抓住机遇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工作。

    彭森在长沙举行的2009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表示,要围绕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重民生,切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一步推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详细

    国务院批转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

    中国政府网25日公布了《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 意见要求,加快推进民生领域改革,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详细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