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新形势下的一堂必修课: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1-05 10:24
核心提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4日举行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努力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切实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这无疑是新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做好媒体工作的指南。反观现实,无论是“善待”、“善用”,还是“善管”媒体,我们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同时也须看到,进一步做好“三善”,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这需要适应新形势,突破旧思维,也需要制度机制保障。

李长春:切实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

(资料图片)

善待媒体需要突破旧思维   

“很多地方政府似乎还不太习惯与网民打交道。”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赵振宇教授说,前不久发生的湖北应城市长信箱回复网民“没时间瞎扯”等事件说明,某些政府部门还在用“官僚作风”对待网民,或者在突发事件中按传统思维“捂”新闻,希望缩小事件传播范围,这样的方式显然已经过时了,只能让政府公信力打折扣。 >>详细

吉炳轩:在处理突发事件时 要把话语权交给媒体

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习些新闻知识,知晓新闻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媒体作用。维护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宁是党的新闻工作者的重要责任,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把话语权、报道权交给他们,请他们来把握,相信他们会做得很好。 >>详细

王珉:在平等的基础上信任媒体

王珉强调,要正确面对媒体,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媒介素养。要深入研究当前舆论引导格局中各类媒体的特点,深刻把握舆论动向和传播规律,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和本领。首先,要善待媒体。在平等的基础上信任媒体,善于与新闻媒体交往、交流、交朋友。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责,要正确对待媒体的舆论监督,善于通过媒体监督来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树立形象。 >>详细

昆明将保障舆论监督纳入法规引关注

2010年1月1日,云南省昆明市将开始施行《昆明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条例从酝酿到出台,因将舆论监督和行政问责纳入其中,从以往的文件支持转到立法保障,从而备受社会关注。条例通过法规的形式保障媒体的舆论监督,被很多人士认为是全国首例,乃“破冰”之举。 >>详细

(资料图片)

 中共推出党委新闻发言人制促执政透明

曹劲松是今年9月中共提出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后,地方党委推出的又一位新闻发言人。此前,四川眉山、湖南长沙、贵州贵阳等城市党委的发言人已经在公众面前亮相。>>详细

中国“网络新闻发言人”亮相 政府学会直面网上舆情 

“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出现,是地方政府希望与网民“零距离”接触的积极尝试。贵阳市市长袁周说,网络舆情的变化促使政府角色不断调整,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设立是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互联网空间的延伸和拓展,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一种新渠道和方式,体现了政府主动面对社会、公众的开放态度。  >>详细

王金山:学会与网络打交道是领导干部面临的重大课题

上网不是形式,更不是作秀,不仅要“上得去”,更要“下得来”。上得去是要通过上网了解情况,得到有价值的信息;下得来,是要把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分清真伪,给网民一个负责任的答复,推动问题的有效解决。这是一种运用网络的能力和智慧。 >>详细    

湖北省委宣传部长:官员应提高与媒体交往能力 善解善用

“有的‘错误’,是官员不主动接受媒体采访造成的;在快节奏的新闻工作中,小差小错难以避免,真的犯了‘错误’,也应有宽容之心,与媒体一同查原因找问题。”李春明指出,官员应学会把“政府的宣传任务转化为新闻选题”,通过新闻发布催生社会热点、引导舆论、化解矛盾、引领社会发展。 >>详细 

(资料图片)

应对媒体舆情:地方如何答好这道执政新考题

对于媒体舆情,不仅需要科学搜集,更需要科学处理,这就需要相关舆情搜集机构和部门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保障机制。建立科学的舆情反馈机制,需要对舆情监督信息,被搜集后什么时间反馈,什么时间沟通,什么时间反馈调查处理结果、反馈应遵守什么样的纪律等问题,作出制度性的约束和规范。唯有如此,才能建立起舆情监督处理的联动程序,为科学搜报舆情,正确发挥监督作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详细    [相关事件扫描]

王晨:把宣传报道内容与网民关切结合起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发表2010年新年寄语:要把宣传报道内容与网民关切结合起来,争取最佳报道效果。 >>详细

薄熙来新闻宣传“做菜观”引起网友共鸣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五次全会上说:“新闻宣传好比做菜,材料再好,佐料再全,厨艺不好,做出来的东西大家不愿意吃,勉强吃下去,也会倒胃口。”  >>详细

俞正声:新闻工作要坚持讲真话、讲大局

张春贤:领导必须懂网上网用网

  

[网评]畏“网”如虎不如进而“触网”

如果政府系统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能充分发挥反应迅速、渠道多样、信息权威等优势,将有效地补上传统信息公开新闻发布方式的短板,更有效地回应并满足来自网络的各类正当诉求。值得期待的是,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能够正视网络舆论,创新机制,从而真正搭建起政府与公众之间交流沟通的网上“桥梁”。 >>详细

网友对“网络新闻发言人”的三大期待

期待一:第一时间,用事实说话
期待二:抛弃“打太极”,做到“事事有回应”
期待三:网上反映问题,网下解决问题
  >>详细

80.3%网友希望所在省市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

调查显示(3009人参加),80.3%的人希望自己所在省市仿效贵阳市政府也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64.5%的人认为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设立表明政府对民意的重视。 >>详细   (新华网)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