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WAP手机西岳清风网
政府工作报告“回应”八大民生热点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3-06 07:41

5日上午,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不避民生难题,直面民意关切。代表们发现,报告对会前媒体等民意调查中的八大民生热点都有“回应”。

楼市调控——房价回归是主线  保障房建管是重点

【民意期待】各类两会民意调查显示,“房地产调控”位居关注度前列,人们关心2012年楼市政策是否或如何“微调”。
     【报告回应】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委员点评】张泓铭委员:楼市调控向何处去,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明确方向。今年关键是“严格执行”与“逐步完善”的统一。保障房建设除了“保量”,今年会更加重视分配、退出等制度建设。

调控物价——食品价格重稳定  “中间成本”要降低

【民意期待】物价“高位回稳”后走势如何,关注度高居新华网两会民意调查“第二位”。公众期待平衡好“稳增长”与“控物价”的关系。
     【报告回应】继续把控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作为稳定物价的重点。多管齐下,切实把流通效率提上去、中间成本降下来。纠正大型零售商业企业违规收费行为。
     【委员点评】邱立成委员:政府工作报告谈到物价,没有回避去年调控任务没完成的问题。今年提出调控物价要减税、扶持、让利、规范等多措并举,操作性较强,强调降低中间成本的部署也十分及时。

收入保障——报告着墨较多  改革“攻坚克难”

【民意期待】“缩小贫富差距”“社会保障”位居新华网和人民网两会调查关注度“榜首”,公众期待改革向纵深推进。
     【报告回应】抓紧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
     【代表点评】朱丽萍代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改革着墨较多,多策并举直指难题,收入分配“调高”“提底”“扩中”,社会保障“扩面”“提标”,这一系列安排显示政府有决心攻坚克难,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民生“三难”——投入给出“硬指标”  敢于作出新承诺

【民意期待】教育、医疗、就业——“老三难”关乎千家万户,一直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点民生领域。
     【报告回应】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服务水平。各级政府务必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代表点评】王荣华代表:教育经费占GDP的4%,医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这些数字鼓舞人心!政府工作报告对民生问题给出了“硬指标”“硬杠杠”,是向老百姓作出的庄严承诺。

食品安全——突出“监管能力”  把好“入口关”

【民意期待】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引发热议,如何把好“入口关”,成为重大民生关切。
     【报告回应】深入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动。增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委员点评】冯幸耘委员:政府工作报告关于食品安全的部署虽然言简意赅,但直中要害。食品安全问题是个老大难,关键是要建立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制度,协调联动,环环相扣,无缝衔接。

校车安全——首次写入政府报告  强调避免短期行为

【民意期待】去年多起重大校车事故让校车安全成为民生新热点。舆论普遍关注,如何建立投入和监管的长效体系,避免短期行为。
     【报告回应】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农村中小学布局要因地制宜,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孩子们就近上学的关系。办好农村寄宿学校。
     【代表点评】张凤宝代表:“校车安全”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民生清单”,说明人民有所呼、政府有所应。报告从加强管理、就近入学、办好农村寄宿学校等方面,为校车安全问题提出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令人鼓舞。

道德诚信——强调推进“政务诚信”  构建社会征信系统

【民意期待】3月5日是第50个“学雷锋日”。去年以来,公众既看到“最美妈妈”吴菊萍的壮举,也见证了“小悦悦事件”的悲伤。新时期应如何弘扬雷锋精神,如何加强道德诚信建设,值得每个人深思。
     【报告回应】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努力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守诚信、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代表点评】朱国萍代表:社会道德建设要从自己抓起,从身边抓起,从娃娃抓起。当务之急是全面构建社会征信体系,真正让“有信逢事好办,无信寸步难行”成为社会基本规范。

网络民意——改进网络管理  创新社会服务

【民意期待】两会前夕,“政务微博”成为收集民意的重要平台。网络民意如何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政府部门怎样善用网络破解难题?
     【报告回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加快建设国家电子政务网。加强和改进互联网管理,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代表点评】张兆安代表:“网络社会”已经成为“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政府部门必须善待网络、善用网络、善管网络。(新华社)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