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WAP手机西岳清风网
2014年地方两会劲吹节俭务实风 新风尚深入人心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2-21 14:03

    2014年省级地方两会已经结束。这次地方两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节俭、务实成为常态。
  少了些评功摆好,多了些问题意识;少了些繁文缛节,多了些勤俭节约……地方两会上的种种细节,传递出党和政府为民务实清廉的施政理念,体现了持之以恒纠正“四风”的坚定决心。
  勺饮不器盛沧海,拳石频移磊泰山。地方两会上的新风汇聚,坚定了人们扭转不良风气,纠正“四风”的信心。崇清尚俭的新风尚深入人心,成为一股不可遏制的潮流。这为全国两会的召开做了最好的预热。
  节俭成为不约而同的选择
  重庆市取消了两会会场的乐队迎宾和奏乐;湖北省代表委员驻地的迎宾地毯不见了;贵州省则取消了代表委员房间内摆放的香烟等物品……
  细节昭示风尚。节俭,再次成为各地两会不约而同的选择。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地方两会的节俭风不再局限于会场内不摆鲜花、不挂横幅,会场外不封路、不用警车开道等方面,开始渗透到会场内外各个环节,成为理所当然的办会方式,起到的示范效应、对社风民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比如,河北省两会去年发给代表委员的是124元的公文包,今年则换成了4元的帆布兜,18元的塑料皮笔记本则换成了4元的无皮笔记本,仅这两项就节约经费40万元。辽宁省规定代表委员驻地由去年的6个减少至今年的5个,在沈阳的省级领导和省直机关人员列席会议一般不再安排住宿……这些变化,引来群众“点赞”。
  当然,对于怎样节俭,并非没有争议。江苏省南京市的“Pad(平板电脑)事件”就是一例。
  一个7寸Pad、一个档案袋和一本会议须知,这是南京市政协委员们报到后领到的全部材料。有人质疑:用Pad议政究竟是提高了效率,还是一种变相浪费?如此“私人订制”是否符合政府采购的相关规定?
  面对质疑,南京市政协官方微博“@议政金陵”及时发布了情况说明,称会议资料将通过Pad进行推送,不再发放纸质材料,使用Pad的成本费相当于市政协一年的材料印制费用,Pad计划使用四年,共可节约材料印制费用约150万元。
  争议并未完全平息。但相比于Pad本身,越来越多的人更关注拿着Pad的委员们能否更好地履行职责,真正地做到为民代言。
  “三公”经费“降”声一片
  “三公”经费是今年地方两会的一个热点。
  一方面是支出的明显下降:2013年,福建全省“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近30%;海南省本级各预算单位“三公”经费比上年减少1亿元,下降约20%;辽宁省本级“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17%……
  一方面是预算的“只减不增”:广西、山东、江苏、宁夏等地降幅约为5%,广东、北京、湖北、上海、陕西等地下降超过10%,浙江的压缩比例则达到30%。
  在湖南,往年一到年底,省直一些单位因“三公”经费开支挤占正常运行经费,会纷纷要求追加经费,然而2013年年终却没有一个单位提出追加申请。南京市雨花台区2013年的“三公”经费较2012年下降了65%,接待支出大大减少,即便是工作需要的接待,也都安排在食堂,节省了不少经费。
  不少基层干部反映,去年一年上级部门的视察、考察、检查活动明显减少,基层的接待任务大大减轻;一些领导干部到基层调研轻车简从,吃自助餐、坐中巴,不再“开小灶”、坐小车。
  这些变化,是大势所趋。这个趋势,既源于各地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
  政府学会过“紧日子”,做“三公”经费的减法,才能把财政资金用到民生的“刀刃”上,做民生的“加法”。这个方面,很多地方已经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内蒙古2013年从压缩下来的“三公”经费中安排18亿元用于民生项目;浙江省则准备将今年削减的30%“三公”经费全部用于民生实事。
  纠正“四风”在于持之以恒
  “现在公务员在饭店吃得少了,机关食堂吃得多了,可个别机关食堂装修却越来越好,比五星级酒店都要好。”
  在浙江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陈妙林的话引发广泛关注。陈妙林说,他去过一个外省单位的食堂,餐具用的是荷兰青瓷,价格高得惊人。
  陈妙林对“四风”问题的揭露令人称赞。“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纠正“四风”,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围绕“四风”问题,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
  比如,海南省人大代表邢诒川就在海南两会上“晒”出了他制作的“行政审批长征图”——用长达5页的A3纸,表明一个投资项目从获得土地使用权到办完手续,需经过30多项审批环节,盖上百个公章,全程最少需要272个审批日。
  并非所有的代表委员都很称职。山西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期间,该省公布了2013年度省政协委员履职情况,公开通报了27名未认真履行职责的委员,这些委员有的不参加调研,有的不撰写提案,有的不反映社情民意。山西通过通报,对政协委员本身存在的“四风”问题说不,释放明确信号:只挂名不履职的“头衔委员”难当了。
  应该认识到,会风反映作风,地方两会本身也需要警惕“四风”。湖南省人大代表戴立忠的体会具有代表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戴立忠说,以前代表参与讨论的开头往往是“尊敬的某某领导,向您汇报”,如今则是直入主题,几乎没有空话套话。“明显感觉本次会议中,代表们阿谀奉承少了,民生建议多了;领导‘下团’更关切基层问题,更注重解决实际难题。”(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 李志勇)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