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8日,电大综合楼工程破土动工。总投资3071万元的电大综合楼工程是渭南市电大新校区的主体性工程,集办公教学于一体。综合楼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变电视大学办学面貌,对推进电大证书教育和社区教育,推进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推动电大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电大综合楼是市教育系统的重点工程,市教育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论证工程建设问题。在工程立项建设伊始,市教育局就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一定要把综合楼工程建设成为质量优良、干部廉洁、群众满意的精品工程和廉洁工程。一年来,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在市检察院的指导配合下,渭南电大分校按照关于加强工程设施建设领域廉政工作的要求,把教育、制度、监督贯穿于综合楼建设的全过程,从体制、机制入手,不断探索防范腐败的制度体系和监督机制,着力打造精品工程和廉洁工程。
一、加强制度建设,夯实防范基础
1、从关键环节入手,形成良性监督管理机制
在综合办公楼建设初期,我们从敏感部位和容易产生腐败的环节入手,强化机制创新和制度规约,有针对性地堵塞管理漏洞,即能相互监督又能提高效率。通过各种途径对建设前期可能遇到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进行了搜集,主动向纪检监察工作部门咨询请示有关法律法规和纪律规定,经过认真分析研究,结合校建工程实际,最终与投资方达成了投资合作协议,并形成建设方案上报市教育局批准。市教育局成立了综合楼建设领导小组,对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把监督制约机制贯穿到报建工作的全过程,保证了各项报建手续顺利办理,有效地避免了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同时我们还成立了由学校、投资商和市检察院三个单位共7人组成的综合楼基建办公室,对工程建设中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考察、处理和监督。基建办先后就工程预算编制、招标公示、报名、投标单位资格预审、投标单位在建工程考察、主要建筑材料价格考察及项目报建审核等开展工作,形成了民主决策和纪律监督机制。这一制度的形成,有效地指导和规范了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2、明晰责任,让权力在轨道内行驶
工程建设启动后,我们很快形成和确定了施工建设的基本思路:一是坚持重大事项及关键环节及时向检察院派驻同志以及基建办领导汇报,定期向检察院派驻同志通报工作情况;二是明确目标,以施工合同为依据,重点掌控工程的质量、进度和安全;三是站准位置,以建设甲方主体身份参与工程管理,有效协调质量监督、施工、监理、勘察、设计等其他主体方工作,不缺位,不越位;四是讲求工作方法,以工程例会为主要形式,坚持每周固定时间召开一次例会,分析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度和安全问题。基建办同志根据既定思路,秉持与监理、施工、设计、勘察和质量监督等各方对立合作关系,做到了不接受任何方的直接或间接报酬,任何时候都能说得起硬话。在坚持原则前提下又注意及时了解各方情况,协调各方关系,使得整个基建工作团队有争执但不失和气。一年来,工程各方的同志都能忠实履行职责,没有发生一起不廉洁的行为。
3、落实防范机制,让制度约束给工作撑腰
纪检监察工作关口前移,提前介入工程是党保护干部的重要措施,这一机制给老实人营造了一个透亮环境,使他们不再怕闲言碎语,放下精神包袱工作。一年来,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处的同志参与综合楼工程建设监督,在工程预算编制、招标公示、报名、投标单位资格预审、投标单位在建工程考察、主要建筑材料价格考察及项目报建审核等大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得基建办的同志能大胆工作。检察院同志在具体工作中也给予了学校重要支持。如开工后施工方为赊购钢材多次提出更换钢材品牌,并通过各种形式施以压力,检察院的同志支持学校顶住了压力,和学校一起执行合同约定,迫使其放弃了变更念头。在桩基施工、内外墙砖和塑钢窗考察等活动中检察院的同志也都参与其中,给予了大力支持,令施工方心服口服。
二、严格把好变更设计,控制运筹资金使用
1、严格把好变更设计
一是施工单位提出变更的,若变更设计规模及重要程度均较小,直接经监理批准后通报学校;若变更规模影响大,涉及金额多或工期长,施工单位提出后,先报监理,再由监理通知学校,由学校请设计人员审查后,形成变更书面文件交各相关单位执行。二是由监理提出的变更申请(主要是质量和安全隐患方面),若规模和影响较小,直接通知施工单位执行,通报学校;若变更规模大,征得学校同意后经设计人员审批后变更。三是对金额较大的工程变更,由学校邀请专家并召集设计、监理、质监站、施工等单位进行会审,纪检部门对变更会审进行监督,通过综合评议,决定是否变更,并明确审定变更工程量及金额。变更审批机制有效防止了变更过程可能出现的管理漏洞,保证了投资控制。
2、运筹资金,在监管下合理使用
电大综合楼工程建设投资额大,工程中标价三千多万元。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防止烂尾楼,必须高度重视建设资金的筹措和使用。如何保证计划资金到位和有计划地使用资金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廉政建设的重要工作。为此,我们先后联系省市教育部门、财政部门和省电大,以及相关金融机构,在资金筹措上做了大量工作,预设了多种资金筹措方案确保建设所需资金。与此同时,对建设资金的使用和支付也与投资方进行了充分协商,形成了投资方、校方共同审签制度,纪检检察部门也从预防职务犯罪的角度对资金使用过程进行了监控,这种在纪检部门监督下的资金监管体系,做到了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控,有效地保证了建设资金的安全运作。
三、把源头、重预防、强监督,确保廉洁工程
1、加强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警示教育是行之有效的廉政教育形式之一,电大综合楼工程建设期间,我们参加了市教育局纪检部门邀请市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处领导同志主讲的反腐倡廉教育课,课上的典型案例分析剖析了个别党员干部腐败堕落的蜕变过程和深刻教训,给大家人员上了一堂现实而富有针对性的警示教育课。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处的同志在派驻工地期间也经常坦诚地和大家讲谈案例,这种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对大家保持良好心态、诚实做人、清廉做事起到了很实在的教育作用,使大家从廉洁角度对自由、幸福的意义有了新理解。
2、强化招投标监管
一是规范招标程序。基建办在考察基础上通过联席会议确定了有资质的招投标代理公司编制招标文件,明确要求不在招标文件上制定倾向性条款,严格按照基建联席会议决定设置资格审查条件;在发售招标文件前,提前将招标文件上报相关部门审核、备案;评标时,评标专家从相关部门的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并严格实行回避制度。市检察院、市教育局主管纪检工作的领导和工商、公证人员负责对评标、定标全过程进行监督;评标结果在市建设工程有形市场公示3天,主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接受投标人的投诉,中标通知书在公示期满后发出;在招标结束后还设立了回访期,由主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在回访期继续对招标项目进行跟踪抽查管理;二是市教育局领导带头执行会议集体决策,招投标基础工作完成后,进入招标程序时,教育局各级领导严格执行回避制度,不仅保证了投标者凭实力在市场中竞争,也使得招标工作小组不受干扰,真正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科学的原则进行评标。
3、与检察机关联手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强化预防意识,实施“关口前移”战略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环节。电大综合楼工程是市教育系统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重点领域,在工程建设期间,学校基建办定期向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处联系人通报工程建设进展、材料及资金使用情况。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处的同志也经常深入工地了解情况,积极参与施工管理中主要经济活动的监督工作。关口前移所形成的约束力,大大强化了综合楼工程执行廉政制度的监督机制,为工程建设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处的同志在和市教育局纪检主管领导沟通情况时说:由于工作做在前,预防措施到位,工地工作同志认真负责,建设质量优,进度快,得到市检察院同志的肯定。
4、共创廉洁好风气
综合楼建设期间,学校基建办包括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处的同志严格遵守党员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和禁止收送红包的要求,坚持在中秋、春节等用电话、短信问候节日,不搞经济祝贺。并通过工程例会向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申明纪律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教育和监督。请客吃饭是工程建设和廉政建设中遇到的难题之一。为了有效解决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问题,学校对宴请做了统一规定,一是提倡吃工作餐;二是只在工程开、竣工及其他阶段验收、设计变更等情况需召集施工、监理、勘察、设计等单位时安排工作餐,并严格控制费用,杜绝了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现象。
四、严把工程质量,打造精品工程
电大综合楼环项目建设从一开始就提出了创优质、精品工程的目标,不论是在前期的调研、筹建、设计、招投标等工作中,还是在施工各个环节,都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反复强调质量服从进度、服从安全。一是在确定施工和监理单位后,向施工和监理方提出派员要求,精心挑选项目经理和监理人员;二是通过基建会议向施工和监理方明确工程质量检验的规范要求,对原材料检测、检验进行严格把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投入使用。钢材、商砼等主要工程材料必须经基建办召集相关人员进行考察后确定。门窗、内外墙面砖以及上下水管材施工单位采购前必须报基建办,基建办在考察基础上予以确认,施工单位再按要求进货。电梯等大型设备必须通过招投标采购;三是对于重要部位,特别是隐蔽工程,及时做好检测、检验工作,杜绝循私舞弊、弄虚作假的现象出现;四是坚持每周召开基建例会,协调各方工作,分析上周施工期间质量、进度和安全存在问题,安排下周工作。
目前电大综合楼已完成八层主体施工,总体工程进展顺利。2008年11月,渭南市、临渭区质量监督站陪同省建筑质量安全监督部门对综合楼工地进行了质量安全专项检查,认为电大综合楼施工管理是渭南市城区最好的工地;12月,市综合执法局、建设局、规划局等部门又在综合楼工地召开了现场会。2009年,综合楼工程又被确定为城区文明建设工地创建点,我们有信心在合同期内打造出一个满意的文明工程、精品工程和廉洁工程,向电大事业交一份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