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荔县不断加大支农惠农资金投入,在财政惠农补贴资金发放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始终把落实各项惠农补贴作为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根本宗旨的抓手之一,通过精心组织,阳光操作,强化监管等措施,确保各项惠农补贴安全发放。
一是设立补贴专户 。全县各镇金融机构为辖区内每一农户按户主姓名办理“农村居民补贴资金专用存折”,并分村组连续编号,不得重码,也不得跳号,号码实行一次使用,不得重复使用。未经财政部门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变更专用存折户主姓名。杜绝了乡镇包村干部、村组干部和他人代签、代领专用存折,乡镇、村组截留农户存折情况的发生。
二是核查基数“无疏漏”。 对全县农户的户主姓名、身份证号码、补贴数量等有关信息汇总,并以村为单位张榜公布,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将各镇农户信息分送县级相关涉农部门,形成共享数据资料,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农民补贴发放远程监控和信息查询系统,实现现代网络化管理。
三是实行一户一折“实名制”。大荔县经过多年经验摸索,制定了《大荔县财政惠农补贴资金一折(卡)通兑付方式改革实施方案》,对补贴资金实行“一折通”发放,进一步规范了各项补贴从基础数据核查,到补贴资金兑付到户的各项程序,确定了惠农补贴管理与发放工作走向信息化、网络化。
四是加强监管防“漏洞”。 建立惠农资金发放管理工作的内部控制制度,严格遵守“二个到村、三个到户、六个不准”,确保涉农补贴准确及时发放到位。直补资金发放期间,县财政局、有关业务部门公开政策咨询和举报电话,定期组织进行专项检查,并将补贴发放情况列入基层财政所年度考核范围,对发放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纪问题进行严肃查处,确保了各项补贴政策落实到位。
截至目前,大荔县已经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玉米良种补贴、地膜玉米补贴、棉花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贴、移民后扶生活补贴等十三项各类支农惠农补贴项目纳入“一折通”发放管理,涉及农户15.9万户,年兑付补贴资金上亿元。今年已兑付资金10266.23万元。其中,粮食直补资金792.71万元,农资综合直补资金4855.34万元,移民后扶补助资金2991.51万元,小麦弱化补贴资金513.87万元,灾后重建补助资金802万元,危房补助补助资金310.8万元,没有发生一起因工作失误而导致的资金流失。(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