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市直机关开展“万名党员忆家训万条家训进万家”活动侧记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8-24 05:53
    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要指示,党中央更把“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写入《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2016年4月13日,我市“万条家训进万家”市县两级同步启动仪式举行,标志着“万条家训进万家”活动在渭南全面展开。5月5日,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向全市发出了“传承优秀家规家训、培育秦东文明家风”倡议书,倡导全市党员干部带头立家规、带头传家训、带头树家风。同时,市直机关工委下发《关于开展“万名党员忆家训万条家训进万家”活动的通知》,在市直机关87个基层党组织的10700多名党员中,部署开展“万名党员忆家训、万条家训进万家”活动,旨在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秀家规家训,培育秦东文明新风。 
  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忆、写、讲、进”四个环节。“忆”,就是以党支部为单位,利用党支部统一活动日,每名党员都向支部其他党员回忆叙说自己的家风家训。“写”,即通过开展“万名党员忆家训”征文活动,组织党员将其感人、励志的家训以小故事、感言、杂文等文体写成文章。“讲”,即开展以“我的家训”为主题演讲活动,通过层层开展,市直机关工委将在9月份举办以“传家训、立家规、树家风”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进”,即通过“忆、写、讲”三个环节,以身边人的真实感人家训,使全体党员干部都能启迪智慧、净化灵魂、约束言行、激励奋进,从而达到“万条家训进万家”的目的。 
  活动启动后,市直机关各基层党组织结合各自实际,扎实安排,加强组织,迅速掀起活动热潮,亮点纷呈。 
  市委办机关党委依据机关工作特点,以党支部为单位,召开了“畅谈家风家训”座谈会,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发言,讲自己的家风家训故事,交流家风家训感想、感言等,同时组织党员积极开展“书写家风家训征文”活动,收到了很好效果。 
  市人大机关党总支通过微信、短信平台、悬挂宣传展板,邀请老干部座谈等形式,在机关深入宣传优秀家训家规,并为各党支部购买发放了《中国家训经典》,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和诵读。6月22日机关邀请人大书画院部分人员,现场挥毫泼墨,书写100余幅意境高雅、催人向上的家训,并将这些家训送到机关老党员、困难党员及包联村等慰问对象手中。 
  市政协机关党总支于7月19日召开机关党总支支委会,传达学习文件精神,部署动员各支部开展活动,要求将本次活动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三创”主题党建活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等活动结合起来,以支部为单位,迅速启动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积极参与。 
  市纪委党总支组织党员集中学习了“习总书记的一封家书”,观看中纪委网站推出的“韩城党家村——刻在青砖上的家训”、“陕西潼关杨震——清白家风传千古”视频,同时通过“两学一做、树新形象”学习教育专栏、善行义举榜等阵地宣传优秀家风家训,引导干部职工把树立清廉家风、优秀家训作为参与反腐倡廉的自觉行动,把创建和谐文明家庭作为追求幸福的具体行动。 
  市财政局机关党委为每名党员发放了《名门家训》,要求每名党员认真研读,学思践悟,并撰写感悟文章,还在办公楼大厅、楼道和LED屏幕上,通过展板、标语、字幕等形式全方位宣传古今二十四篇名门家训。 
  市发改委机关党委组织35岁以下青年党员干部上廉政课——《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结合习近平给父亲八十八周岁生日的一封拜寿信,引导每一位青年干部传承勤俭持家好家风;组织党员干部前往蒲城王鼎纪念馆、杨虎城纪念馆开展学习教育,通过碑记、图片和文献资料,感受王鼎家族“贤孝可风”的优良家风,感受杨虎城将军朴实无华的品质和无比崇高的气节。 
  市信访局党支部将“家训家规”活动,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并结合实际突出围绕“学”“忆”“讲”三个环节开展活动,要求机关党员从“学”中受到启发,从“忆”中升华总结,最终达到传承优良家训,树立良好家规的目的,组织学习了毛泽东、周恩来、陈云、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家训故事,以及林则徐、曾国藩等历史名人的家训文化。通过学习,机关全体党员深刻认识到,优良的家训家风,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到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正。 
  “家风就像是妈妈做给我们的一道菜,一直在吃,却从未细细品味,只是不管过去多少年,这个味道都会深深地印刻在脑海里。”“我家的家风虽然没有写在纸上,也没有贴在墙上,但是他在我们的心里出现”。8月8日上午,市妇联党支部在机关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忆家规家训、传文明家风”座谈会,全体党员干部逐一发言,回忆家中先辈的感人故事、激励奋进的事例,分享了“百善孝为先”、“吃亏是福”、“帮人就是帮己”、“勤俭节约”、“诚信做人”等虽简单朴实却真实感人的家风家训,动情之处让大家潸然泪下。同时,还围绕“万条家训进万家”活动,组织评选出的十户“最美家庭”代表走进10个县(市、区)的乡村和社区,开展了宣传展示优良家风的最美家庭故事分享巡讲活动,举办巡讲12场次,受益家庭5000余户,以好的家风引领广大妇女和家庭崇德向善、幸福和睦、勤廉务实。 
  “父母没有文化,但对子女的要求特别严格,总要求子女从小做事要认真,待人要和善、处事要诚实,生活要节俭。”“说到家训很多大家族都有家风家训、我家不是大家族也不是什么名人家庭,所以没有很系统的家训,如果要说我的家训,那一定是父母亲经常挂在嘴边的那些话,我依然铭记着父母的教诲,踏实干事,诚实做人,与人为善,遵规守纪,朴实生活。”这是“忆”家训环节的发言摘录,平实的话语道出了动人的家风家训故事。 
  市政府办机关党委、市委组织部党支部、市委宣传部党支部等机关党组织将此项活动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党支部规范化提升年”、“红袖章”志愿服务、“党员统一活动日”等活动结合起来。在进行志愿服务走进居民家中时,与居民交流分享自己及对方的家风家训,吸收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志愿者们在支部会上也与大家进行了分享。在走进高考中榜学生的家中时,走进帮扶村包联户家中时,党员干部及时与他们交谈分享“严”、“勤”、“实”等优秀的家训,激励学子们不忘初心,勇攀高峰;激励贫困乡亲直面困难,勇敢前行。 
  市科协党支部在8月19日举办了“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文明家庭”主题活动,全体干部职工聆听了王阳同志向大家分享的家训故事。多年来,王阳在认认真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勤俭持家,孝敬公婆,通过悉心照料和治疗,使瘫痪在床三年的婆婆恢复健康,能够正常行走,受到邻里和同事一直称赞,她的家庭被市妇联表彰为渭南市最美家庭。她本人于今年参加了全市最美家庭最美家风故事分享会巡讲活动。王阳向大家讲述“修身俭,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这个家训对自己祖孙三代言行和人格的影响,使大家深受感染。市科协雷振民副主席说:“王阳把自己珍藏在记忆中的家训说出来,达到了重温总结升华自己,共享他人的目的,我们要传承美德风尚,带动家庭创造幸福生活。” 
  市直机关党员干部来自不同地方,家庭境遇各不相同,叙说忆写中流露着对祖辈的怀念,对父辈教导的追思,对当前生活的感恩,真实可信,真诚感人,令人尊敬。“谦和”、“诚实”、“勤劳”、“善良”、“孝悌”、“吃苦”、“坚韧”、“好学”、“责任”、“感恩”等内容,管用、实用、有用。 
  市农机局党总支此项活动不仅在党支部开展,还将此项活动推广到单位全体干部职工中,同时利用工作之余到退休职工和在职职工家中座谈,拉家常,忆家训。通过此项活动,各党员将先辈教导或训诫的话,家族传承的文字,先辈朴实的话语,把珍藏在记忆中的父辈感动自己的小故事说出来,达到重温总结、勉励自己、启发他人的目的。市农机推广站党员杨军套,通过自身经历,谈了他做生意以及工作后在单位的经历,提出了自己的家训“以诚为本与人为善”,他不但以此为座右铭,还教育子女这样做人,最后还与同事、朋友分享。 
  “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父母一辈子保持着中国千万个普通家庭和农民勤劳善良、忠厚淳朴、乐于助人的传统品质,与邻和睦相处、对人友善真诚,也许对我们每个普通家庭来讲,一些朴素的、传统的家庭教育和日常生活中养成的习惯,称不上家训,但是中华民族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和先辈们一生恪守的忠勇报国、先公后私、尊老爱幼、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和长期形成的好习惯,就是一种良好的家风。” 
  通过座谈、回忆、整理、讲述自己家庭家族的家训,不仅增进了同志之间的友谊,更重要的是让大家静下心来思考、记述成长过程中家庭带给自己的优秀品质。 
  正如市食药委党员董梅在《生活中的朱子家训》征文中写道“家风对我的影响,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生活的点点滴滴伴我从小长大,直到我住宿上学,也依然是宿舍早起的那一个,也许这就是家庭对我的影响,家风依然深深烙在我心里,并在不经意的生活举止中表现出来,时至今日。” 
  “开展‘万名党员忆家训万条家训进万家’活动,不仅使机关党员深刻领会了优良的家风家训对人的积极影响,传播了精神文明正能量,提升了机关文明新风尚,而且增进了同志之间的交流与友谊,使‘向善、感恩、诚信’等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得到了传承和发扬。活动开展以来,现收集到家风家训格言600多条,收集家风家训优秀文章200多篇,下一步,市直机关工委将在‘忆’、‘写’基础上,努力深化活动,抓好‘讲’和‘进’两个环节,使‘万名党员忆家训、万条家训进万家’活动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市直机关工委书记李占春说道。(渭南日报记者 刘娜)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