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向作风顽疾“开刀”
来源: 发布时间:2014-10-29 16:09
    对20名违反上下班纪律的人员进行了通报批评;对在上班期间上网看电视剧、玩游戏、网上购物等问题的5名干部给予行政警告;对存在上班、值班期间脱岗的16名工作人员给予行政记过;对公务用车管理使用不规范的1名司机(临时工)予以辞退......今年以来,华阴市市铁面执纪向“作风顽疾”开刀,以“零容忍”的态度对顶风违纪行为严肃处理,群众拍手称赞。

  “哎呀,看来这回市里是下决心动真碰硬啦。”不少党员干部发出共同的感慨!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华阴市委铁腕亮剑直指“四风”,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起到了重要的警示教育作用。

  据悉,8月1日,根据市纪委常委会的安排,成立明察暗访组,在全市开展作风整治活动。暗访组在暗访中发现,一台类似单位的车辆出现在了一场婚宴的现场,车上下来了一个人后,车辆便匆匆离开,这一过程,被暗访组的摄像机清楚地记录了下来。经调查,该辆车是市文体局的公务车辆,当时,该单位袁某的朋友为儿子举办婚宴,袁某便让单位司机用公车送自己参加了婚宴。袁某身为党员领导干部,此行为违反了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市纪委给予袁某党内警告、行政记过处分,并对该单位主要领导进行了问责。

  为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川街村委会主任郑某在任职期间,通过市财政局争取的一笔“川街村水利设施建设补助”项目资金,资金到账后,郑某办理了资金转账手续,将项目资金转入自己的个人账户,形成了郑某利用职务之便,在协助人民政府从事水利设施补助资金的管理过程中,采用收入不入账的办法侵吞公款,构成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缓刑二年,并给予郑某开出党籍处分。8月份,该市以郑某的案例作为典型,在全市各村(社区)中开展“以案说法、以案说纪”警示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基层干部从腐败案例中吸取教训,举一反三、深刻警醒,做明白人,做清白人,做放心人。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党政机关作风建设,严肃工作纪律,切实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规范机关办公秩序。今年,该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四风”,把大整顿大排查、“庸懒散”为官不为等工作与作风建设活动有机结合,重点围绕干部工作纪律、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吃拿卡要”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不断加大对全市各镇(办、管区)、市级部门、服务窗口、基层站所工作作风的监督检查力度。目前,先后组织集中明察暗访活动26次,下发通报4期,党政纪处分36人,警示训诫52人,辞退2人,对踩红线、破规矩的行为实行零容忍。 

  正风肃纪,完善规章制度建设是基础。围绕建立健全约束干部纪律行为,鼓励干部有所作为的“框框条条”,今年,华阴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认真执行有关纪律规定的通知》、《关于构建纠正节日期间不正之风长效机制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对厉行勤俭节约、精简会议活动、规范文件简报、工作日午间禁酒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结合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制定了《华阴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 

  “最近市里出台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把群众非常反感的官场恶习作为标靶,对党员干部来说,就好比戴上了紧箍咒,多了一层刚性的约束。”8月23日,市委政法委干部何某如此说道。 

  干部作风怎么样,群众最有发言权。华阴市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各单位设立了举报信箱和举报电话,针对党员干部存在的违反八项规定,反对“四风”问题,进行监督,市纪委畅谈信访举报渠道,把作风建设的监督权、评判权更多地交给群众,让群众对全市领导干部进行监督,做好“电子眼”,通过扩大群众参与来倒逼党员干部作风转变。 

  劲风吹过,风清气正。如今在华山脚下,高档饭店和高消费娱乐场所失去了往日的喧嚣,五花八门的楼堂会所前面更看不到公车停放的踪影。逢年过节,各单位没有了如雪花飞舞般的贺年卡,也看不到楼道里繁忙的人情往来……高密度、全方位的正风肃纪不断释放出干部担当、服务环境改善、取信于民等红利。群众来到服务窗口,“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消失了,取代的是详细的办事流程解答,得到的是积极的回应与承诺......(华阴市纪委 吴斌 田敏)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