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上午,在华阴市孟塬镇会议室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干部年度工作“大考”正在进行,5名村官公开述廉述责,上台“亮业绩”、“晒廉政”,现场接受“考官”评判。 “从泥泞不堪的小路到宽阔整洁的水泥路,从黑灯瞎火的村落到灯火通明的集镇,遆红村告别了灰尘飞扬和脏乱不堪的环境……”遆红村党支部书记迪军向的述廉述责演说,赢得了现场的阵阵掌声。
当天,述廉述责对象依次走上“考台”,从村级财务运作情况、支农惠农政策资金落实到户情况、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管理情况、村干部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个人廉洁自律情况等方面进行汇报。该镇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镇领导班子成员、“两代表一委员”和村民代表共计80余人进行现场测评,镇纪委将根据村干部述廉述责情况及测评情况对其评定等级,分为“好”、“较好”、“一般”、“差”。被评为“差”的村干部要进行诫勉谈话,责令其限期整改。
孟塬镇纪委负责人说:“因群众不知情,导致不理解,继而引起怀疑和误解,这是当前农村干群关系不畅的一个症结。因此,必须把知情权、监督权、评判权交给群众,让老百姓有话能说,说了有人听,说了管用。”目前,这一崭新的尝试对村干部及广大村民的触动都很大,村干部们普遍感到有了压力,感慨“群众的眼睛都盯着我们,迫使我们必须把工作做得更好,太平官再也不好当了”。 “工作做得好不好,作风有哪些问题,工作是真抓实干,还是做表面文章,成绩是‘干货’,还是‘注水’,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孟塬镇镇长柳季青介绍,实行村干部述廉述责制度,就是把监督权、评判权真正交给群众,用民意表决的方式称出干部实绩“斤两”。
据了解,今年以来,华阴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围绕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在村级党员干部中通过学习新《准则》和《条例》、开展述廉述责、观看警示教育片、举办党规党纪测试、在法院开展旁听警示教育等多项活动,加强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法纪知识,促使基层干部持续转变作风,不断增强为民服务和廉洁自律意识。(华阴市纪委 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