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华阴市紧盯村级干部这个“重点群体”,通过明底线、划红线、筑防线三项措施,严查村级“微腐败”。
加强教育明“底线”。通过电视、网络、微信、手机短信等宣传平台,向村干部大力宣传“两准则三条例”和各级纪委全会精神,并采取组织集中自主学、印发通知要求学、聘请专家辅导学、加强检查督促学等方式将党纪党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大以案说法、以案明纪力度,通过开展“高墙”里的警示会、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旁听法院庭审等方式开展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防线,达到警钟长鸣。
强化制度划“红线”。针对日常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注重从常规制度层面排查廉政风险和管理漏洞,划清履职红线,防范问题发生。先后建立完善村级干部行为规范、坐班值班、工作纪律、述职述廉、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从创新制度层面,推行“村账镇管”制度,规范村级财务、账务管理,进一步加强基层干部的日常管理。
明确重点筑“防线”。密切关注部门、乡镇、农村等“三类重点人员”和虚报冒领、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等“五类重点问题”,突出“四个重点打击”。重点打击插手项目建设、强揽工程、敲诈勒索,有组织、有预谋等破坏经济发展的人和事;重点打击侵害群众利益、欺压残害百姓、干扰村务、破坏选举的村霸恶势力;重点打击侵占集体财产、垄断集体资源、谋取非法利益的腐败分子;重点打击违规买卖集体土地、侵吞征地补偿款、非法侵占集体和群众土地的村级“蝇贪”。
去年以来,该市共排查村级问题线索123件,纪律审查54件,党政纪处分64人,司法处理14人。(华阴市纪委 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