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华阴市纪委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任务,强化责任担当,严格监督执纪问责,助力精准扶贫脱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加强学习教育,固本培元
精准扶贫脱贫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切实解决好广大党员干部的群众立场、群众感情问题是工作的关键。我们通过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学习,更好地固本培元,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宗旨意识,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迅速传达上级精神。组织全市各级党员干部,上至市委常委班子,下到各村党支部,对习总书记和中省市相关领导讲话和会议精神原原本本,逐字逐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上级精神实质,全市党员干部深刻认识了我省在精准扶贫脱贫中存在的五个方面突出问题,明确了整改工作的五个关键节点,将省委脱贫攻坚的“十条铁规”深植于心。全市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以讲主观不讲客观、讲自己不讲别人、讲问题不讲成绩的“三讲三不讲”为原则组织召开了脱贫攻坚专题民主生活会。全体领导干部从思想认识、责任担当、工作成效、提振作风等方面,结合中省市反馈问题,照单认领,对号入座,以工作开展情况为切入,深入查找自身在工作安排部署中、联系帮扶群众中、提升帮扶成效中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原因,制定整改方案。全市上下能对症下药,深挖问题实质,真改、实改、彻底改,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重申“两准则三条例”。市纪委宣传部编印了“两准则三条例”学习读本1000余册,配发全市,市镇村三级党员领导干部人手一本。全市各级党委、党组、总支、支部运用各种媒介,广泛宣传,使全市广大党员对“两准则三条例”学习贯彻达到了全覆盖,无盲区,人人知晓,个个熟悉。在全市上下树立《党章》权威、扎紧制度笼子、改进党的作风、严明党的纪律,为精准扶贫脱贫保驾护航。
突出问题导向,实督严查
督查检查是抓好政策落实、推动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的有效手段,把握好问题导向是严督查、真检查的的有力保障,始终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对精准扶贫脱贫靶向施策。
扎实安排部署工作。市纪委及时向市委常委会专题汇报省纪委落实“三个助力”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市贯彻落实意见,制定了《落实“三个助力”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各单位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和为民情怀,切实将“三个助力”作为当前的一项政治任务,充分发挥工作职能,严肃整饬不良作风,严查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确保精准到位,成效明显。同时,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全面掌握,真正把“三个助力”的精神要义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确保思想统一,共识同动。
加大督查检查力度。抽调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作风办、市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工作人员,成立10个督查组,对全市的精准扶贫脱贫工作进行督查检查。主要围绕“驻镇工作队是否到岗开展工作”、“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是否真正吃住在村”、“工作日志和扶贫日志是否认真填写”、“脱贫资料是否完整真实”、“帮扶措施是否切合实际有效落地”等内容,深入村组、贫困户家中,全程监督扶贫工作各项流程,对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全方位、昼夜不间断的巡回督查。截至目前,共制作明察暗访片2期,发现、处置、通报各类干部作风问题71起,党政纪处分14人。
畅通信访渠道,通达民意
信访举报工作密切联系群众,畅通精准扶贫脱贫信访渠道更是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能及时反映社情民意,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服务各级领导决策。对此,我们开通了畅通民意的“高速路”和解决问题的“快车道”。
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在市委作风办、各镇(办)纪委和市脱贫办分别设立有奖举报电话,24小时专人值班。对群众举报的干部纪律作风和脱贫工作弄虚作假等问题,凡举必核,凡报必查,做好监督,抓好保障。同时,在电视台、政府网设立脱贫攻坚曝光栏、曝光台,开辟专栏和绿色通道,对涉及脱贫攻坚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项登记,台账管理,集中处置。截至目前,各级共接到群众举报16件,1件转交市纪委正在核查,15件移交相关部门进行核查,2件已经回复,13件正在督促办理中。
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将精准扶贫脱贫与我市作风建设转变年活动紧密结合,扎实开展“拍苍蝇纠四风”专项工作,聚焦基层突出问题,加大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力度。严肃开展“雁过拔毛式腐败”专项整治活动,有效解决“吃拿卡要”这一痼疾,畅通贫困户核定的“绿色通道”,着力营造规范高效、公平公正、政令畅通的环境。通过作风建设点评会和电视问政整理各类问题线索215条,按照职责分工移交给作风建设活动五个专项组,并限期汇报整改情况。
强化压力传导,严肃追责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我们紧抓精准扶贫脱贫工作的监督和问责,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肃问责追责。层层传导压力。及时制定出台了《华阴市脱贫攻坚工作问责办法》,并印制《华阴市脱贫攻坚责任追究提示卡》2000余张,分发至全体涉及脱贫攻坚的工作人员,明确了六类问责情形:一是凡被省市点名通报批评的镇(办)、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同时予以免职;二是对驻村工作队、包联干部帮扶工作不力、贻误工作进展的,先追究包联单位一把手的主体责任,再追究驻镇(办)、驻村工作队、包联干部的直接责任;三是对连续2次以上全市点评排名末位的镇(办)、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同时予以免职;四是对全市连续2次点评排名后10位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严肃追责;五是对认识不清、重视不够、作风不实、弄虚作假的,严肃追责;六是对工作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影响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严查重点领域。加大对脱贫责任落实不力、脱贫任务落地不实、突出问题整治不到位的问责力度,严肃查处在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贯彻执行中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等行为,严肃查处强占掠夺、虚报冒领、优亲厚友、贪污截留、克扣挪用、挥霍浪费等行为,坚决查处脱贫攻坚中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加强对产业扶贫、医疗扶贫、教育扶贫、易地移民搬迁、社会保障兜底等工作的监督,保障扶贫资金落实到位。截至目前,共初核涉及扶贫领域问题线索13件,立案11件,结案11件,党政纪处分13人,诫勉谈话1人。其中,科级领导4人,村组干部10人。(华阴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