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合阳县纪委在落实“三转”工作要求中,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打出一套加减乘除组合拳,有效解决了转职能“做什么”和转方式、转作风“怎样做”的问题,有效厘清了纪检主业“责任田”,开创了“三转”工作新局面。
做加法:加大主业强监督。坚持将监督执纪问责作为转变职能的主战场,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深化作风建设督查办法》,积极构建三级立体交叉督查网络,抓节日、抓节点,按照日暗访、周约谈、月通报的形式整体推进督查工作的常态化,切实刹住“四风”势头;主动延伸督查内容,将督查重点从督查上下班纪律守岗等问题向履职尽责、提高效率上转变,从督查发现问题向健全机制上转变,从督查工作状态向服务窗口和工作末端上转变,不断促进作风建设的持续好转。严格实行督查责任追究制,截止目前,先后开展各类督查120余次,暗访160余次,通过督查发现问题5类34起,下发整改通知书27份,下发通报9期,点名道姓批评43人,约谈主要领导9人,其它领导干部11人,给予纪律处分5人,辞退1人,警示训诫19人。在3月初向县城三家公立医院增设了纪检监察员,有效解决了卫生系统纪检力量薄弱等问题,同时对尚未设立纪检监察组织的党委口工作部门通过所属党委和县纪委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
做减法:减少副业重聚焦。着眼于解决纪检监察聚焦主业不足的问题,对县纪委监察局参与的协调议事机构进行了认真清理,将原有参与的60多个议事机构“瘦身”至11个,减负率达80%,实现了轻装上阵,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提供了重要保障。从整合县纪委内设机构入手,将原有的廉政办、纠风室合并为党风政风监督室,加强和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强化纪律约束,加大自我监督力度,准确定位自身角色,从小事入手,抓早抓小抓苗头,对存在的不正之风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切实解决“灯下黑”问题,有效解决了聚焦中心、突出主业的能动性。同时在年初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会议上,明确规定基层纪委书记不得分管招商引资、征地拆迁、维稳信访等副业工作,将主要精力转移到办案和执纪监督上来,真正做到一心一意抓主业,聚精会神履主责。
做乘法:乘势而为抓关键。认真抓住“两个责任”这个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牛鼻子”,在落实党委“主体责任”上,要求各单位党委主要负责人、部门行政负责人在抓党风廉政建设中坚持“四个亲自”,即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积极做到管好自己,不搞特殊化、管好班子,不当老好人、管好队伍,不留害群马。同时对今年反腐倡廉各项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组织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进一步落实了抓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明确了“一岗双责”职责要求。在落实纪委“监督责任”上,在协调党委抓好主体责任的同时,进一步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将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放在首位,严执纪、严问责、严把关,严肃查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增强执纪办案的震慑力。
做除法:袪除作风旧陋习。定期组织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开展警示教育,认真学习中省市关于作风建设的各项通报,重点讨论学习了关于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规问题的通报,并以撰写体会、讨论交流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了纪检监察干部“做什么、怎么做、给谁做”的问题。认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包联的百良镇进行包村帮扶活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6个。明确委局机关13个科室的包联片区,定期开展作风督查和帮扶重点项目企业,有效提升纪检监察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积极落实镇办、部门和单位纪委(纪检组)查办案件以县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组织报告的同时报告县纪委制度,明确了镇、部门纪委书记(纪检组长)的提名、考察以县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等制度,消除了体制障碍,弱化人情影响,让纪检监察干部专心、放心、安心、安全地履行职责,树立了纪检监察干部良好形象。(合阳县纪委 李俊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