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数字赋能纪检监督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来源:西岳清风网 发布时间:2024-01-30 11:46

去年以来,渭南经开区纪检监察工委立足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以保障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建设“经开区营商环境监督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科技手段,深化大数据运用,发挥协助引导推动作用,不断完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以强有力的数字赋能监督执纪执法推动省委“三个年”活动走深走实,进一步革除作风顽疾、清除腐败沉疴,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强纪法保障。

数字赋能,构建高效便捷纪检监督体系

执法人员信息“码”上公开。将全区执法机构、负责人、工作人员基本信息第一时间录入经开区营商环境监督平台,及时接受企业监督。执法对象“码”上可见。将辖区企业、个体户等基本信息录入经开区营商环境监督平台,进一步精确执法对象,减少打扰无关企业。执法进驻“码”上录入。根据营商环境监督平台所采集数据,设置执法检查登记码,督促责任部门将登记码放置企业、门店等市场主体入口醒目位置。要求执法人员必须扫码、登记执法人员、事项信息后方可入企检查,结束后对执法检查情况进行在线记实。问题诉求“码”上解决。在平台上发布执法检查监督举报电话、信箱,第一时间受理企业来电、来信问题。同时,纪检监察工委可利用数据分析比对,实时进行监督,及时发现辖区执法部门、执法人员、执法频次、执法事项等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让企业“诉求有道”“反映有门”,有效遏制“微腐败”的发生。

数字赋能,推动纪检监督更加精准化

实时开展数据分析预警。利用大数据分析职权运行规律和问题多发环节的住房领域、营商环境领域、涉及入企执法“急难愁盼”问题等领域,设置30多个数据监测点,紧盯职能部门对各类企业事项检查是否合理、流程是否规范、频次是否过多,及检查反馈是否规范等,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监督体系。及时跟进监督预警诉求。将收集的预警信息及时反馈给相关责任部门,积极帮助企业解难纾困,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并根据相关规定适时启动监督问责程序。定期开展纪检监督“回头看”。在利用云平台开展数字化、智慧化监督的同时,开展纪检监督“回头看”工作,采用实地走访、电话回访等方式不定期进行明察暗访,了解和掌握执法人员入企执法流程、执法行为等情况,多方收集工作作风问题线索,并结平台后台数据,对不规范执法行为及时进行提醒谈话,及时精准运用“四种形态”,督促责任部门及时抓好整改落实。

数字赋能,推动纪检监督提质增效

不断升级改造云监督平台。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升级完善监督平台,着力实现全程智控、敏锐捕捉、高效筛查、科学制导、精准识别风险的质量智能控制体系,不断推进监督执法精确性,避免一刀切式执法。实行审慎包容的监管方式。针对不同执法部门、对象、执法事项,事前分析研判,确定执法对象,精准差异化执法,有所区别地规范推行审慎包容的监管方式,支持经济产业行业健康发展。对正常经营的企业少打扰甚至不打扰。推广执法、评估、风险预警等远程监控手段,监督执法主体对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少打扰甚至不打扰,当好“店小二”,做到无风险不打扰,有违法必追究,全过程强智控的执法新理念。并结合走访检查、明察暗访等开展定期评价分析,并根据企业满意度、触发预警数量等,每季度开展质效评比,及时向区党工委提交营商环境研判分析报告,为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纪律保障。

下一步,经开区纪检监察工委将更突出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不断优化升级数字技术与纪检监察工作深度融合,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成果,忠诚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强化监督“高效办成一件事”为重点,推动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纵深推进正风肃纪反腐,纵深推进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经开区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