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WAP手机西岳清风网
富平治理公路“三乱”行为出新招
来源: 发布时间:2008-04-02 03:48

引入GPS/GPRS服务系统初见成效 为了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项目建设,推动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2007年10月以来,富平县针对新形势下公路“三乱”行为的特点,在治理公路“三乱”工作中探索并推行了GPS/GPRS服务系统,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GPS/GPRS服务系统是实时车辆定位、车辆监控、调度指挥、运程监控、视频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电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该系统具有车辆查询、实时显示、运行轨迹回放、远程管理等功能。该县交警大队、县运管所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为本单位的所有执法用车安装了GPS/GPRS服务系统,在单位内部建立了监控调度中心平台,并将该系统的软件安装于县纠风办的信息站,使单位所有的执法车辆GPS/GPRS服务系统与县纠风办的电脑联网,实现了纵向、横向同时监督和管理的监督管理系统。系统正常运行后,一是实行统一调度。单位的所有执法用车,必须服从于指挥中心的调度,无中心命令,任何车辆不得私自动用。二是进行实时监控。指挥中心可实时监控车辆及巡查、稽查人员所在位置、车速、静止时间,若停车超时,静止超时中心就会立即发出警示命令。三是进行全程监督。通过巡查、稽查车辆上安装摄像头,视频监控各车辆上所有执勤人员上路执勤的全过程。四是发挥应急功能。所有巡查、稽查车辆由指挥中心统一调度,不但消除了巡查、稽查的死角,又能对各个车辆合理化布局,对突发事件,指挥中心通过监控调配就近车辆及时、迅速到达指定位置,适时处理突发事件。五是保障行驶安全。对所有巡查、稽查车辆出现追车现象时,指挥中心可发出禁止命令,对不听劝阻的车辆可实行远程断油断电措施,避免追车引起的不安全事故。同时,该县建立了一套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充分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一是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成立了查处公路“三乱”快速反应督查组和查处公路“三乱”快速反应核查组,形成了上下联动、条块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理公路“三乱”监督网络。二是建立健全轮流值班制度。要求做到专人接听投诉值班电话,完善了接诉登记制度,设立投诉台账,做到一事一登记,登记台账要求填写投诉时间、投诉人姓名、单位、投诉路段、被投诉对象、联系电话等,做到有报必接、接报必查、查报必究。三是建立健全限时办结制度。各涉路部门在接到县纠风办发出的纠错指令后,被纠单位必须做到简易投诉现场解决,复杂投诉2个工作日内解决,重大投诉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四是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无故终止向县纠风办信息监控平台传输信息、值勤车辆无故关闭系统、执法人员出现人车分离窥避监控、纠风办发出的纠错指令处理不及时不到位的,纠风办均记录在案,对记录在案一次的单位,当即发出纠错指令;对记录在案两次的单位,对直接责任人进行警示训诫谈话;对记录在案三次的单位,实行责任倒查,除对直接责任人按相关规定处理外,并追究单位分管、主管领导责任。对不按规定时间结案的单位和个人,以“不作为”论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监控系统运行近半年来,共受理各类投诉10余件(次),均为案件处理中发生的纠纷问题,都得到了妥善解决,执法部门的法制意识和服务水平都得到了大幅提高。该县各涉路部门从对本单位所有执法车辆安装GPS/GPRS服务系统半年来,取得了“三下降两提高一保障”的明显效果。“三下降”:一是群众对各涉路部门的公路“三乱”问题投诉举报明显下降。投诉举报率下降80%左右;二是各涉路部门违规违纪行为明显下降。没有发生一起巡查、稽查人员到禁止路段上路查车现象,没有发生一起追车、双向拦车、一次拦车超过三辆、车后交易等现象,没有发生一起人为违规上路现象;三是行政成本明显下降。仅油耗一项,运管所由过去的每月2400公升降至1000公升,交警大队由过去的每月6000公升降至3000公升。“两提高”:一是通过视频监控巡查、稽查人员路查全过程,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较前明显规范,文明服务意识显著增强,执法水平逐步提高;二是县纠风办由过去的户外上路巡查监督改为室内网上监督,大大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一保障”:安装车载GPS/GPRS服务系统后,通过对巡查、稽查人员路查全过程的回放,为纠风办和各涉路部门解决群众投诉举报提供了第一手证据材料,也从效能上确保了出警迅速、处警及时,消除了执法人员随意脱岗、漏岗、缺岗现象,也改变了执法人员“生、冷、硬”甚至更严重的违纪违法行为,有效保障了执法人员的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和公正执法。 (雷向锋)

(富平县纪委)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