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排水渠水流潺潺,2米余宽的机耕道开阔平整,水稻长势良好、绿意盎然……近日,永州市纪委监委联合职能部门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开展“回头看”监督检查,现场向村干部及村民收集意见建议。
永州作为农业大市,是湖南乃至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永州市纪委监委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作为重点工作,坚持办案开路、用好监督成果、深化数据赋能,以“严”的举措确保“高”的标准落实到位,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精准打击、严厉惩治,形成高压态势。市纪委监委指导各县(市、区)纪委监委紧盯项目规划、施工建设、竣工验收、资金拨付等关键环节,开展问题线索清仓起底,对2022年以来开工建设的138个高标准农田项目全覆盖监督检查,严查其中存在的虚假验收、说情打招呼、优亲厚友等问题。蓝山县纪委监委在查办陈某某案件时,突出“以案挖案”,对项目存在未经预审先招标、随意增加工程量、工程质量不过关等情况抽丝剥茧、循线深挖,最终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4人,留置7人,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

永州市双牌县纪检监察干部在泷泊镇良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向村民了解有关情况。 奉诗佳/摄
找准症结、用好成果,为整改整治明确方向。将案件查办与以案促改同部署、同推进,市纪委监委用好典型案件“活教材”,分层分类开展警示教育,强化震慑、筑牢防线的同时,提升全市干部对相关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向市农业农村、财政、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制发监察建议,督促明晰各方责任边界,严格执行项目论证审核程序,探索建立务实长效管护机制,完善高标准农田项目管理办法、项目工程变更管理等6项制度,并构建起“工作人员包标段+专业监理+村级监督员+纪检监察组抽查”监督网,有效压缩权力寻租空间。
永州市纪检监察机关还充分发挥大数据赋能监督作用,通过创建监督模型、进行数据碰撞,进一步提升发现问题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截至目前,已整合12个部门的项目审批、资金拨付、质量检测、验收审计等数据,围绕70个风险点设置“资金拨付进度异常”“项目变更频繁”“施工单位资质不符”等19个监督模型。以农田建设综合监测监管平台为依托,市纪委监委还推动市农业农村局全覆盖建立高标准农田项目数字档案,实现从立项到验收全程留痕,纪检监察机关随时在线追溯,倒逼职能部门对违规违法行为一查到底。(唐三伏 黄亚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