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WAP手机西岳清风网
农村的“反腐哨兵”
来源: 发布时间:2008-04-30 06:02

 

                          

                        村纪检委员(左)与村民理财小组认真理财。

  制约权力――“村官”不敢随意拍胸脯

  2007年初,从漆工镇赖家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退下来的黄守雪有了个新头衔――纪检委员。起初,村民们对这个“新官位”根本不以为然:“不就是又多了个官嘛。”黄守雪自己心里也犯嘀咕,纪检员,有作用吗?他当过村支书,以前村里大大小小的事很多是他说了算!碰上其他委员有不同意见,他往往胸脯一拍,“有事我担着!”可三个月后,他的疑虑消除了,村民的口气也变了:“嘿,这个官还真有用。”

  黄守雪向记者举了个“有用”的例子:那是他上任不到一个月,“两委”班子讨论改善村委会办公条件,决定把原来逢雨必漏、天晴遭晒的老办公楼拆了做新的。会上老黄建议,这么大的事应该先听听村民的意见。其他委员认为没这个必要,“做办公楼又不要村民出钱,村民会有什么意见?”但在他的坚持下,大家还是把“该不该建村办公楼”的议题交给村民大会讨论。村干部的诚意让很多村民代表感动,“村干部连个挡风遮雨的办公场所都没有,如何让他们为百姓办事。”村民大会一致同意建新办公楼。在新建成的村委会办公楼里,老黄笑着对记者说:“村民拥护,我们心里就踏实了。”

  有了纪检员,村干部的权力受到了制约,即使有那敢冒险拍胸脯的,不等村民反对,纪检员首先会站出来。今年初,因冰雪灾害,圭峰镇上张村有不少林木被损坏。村支书张某没经过任何人,便暗中将这些林木卖给了一个木材贩子。纪检员知道后,通过调查核实发现张某不仅利用职权从木材贩子那里获取利益,而且砍伐的树木大大超出林业部门批给的指标。于是,立即向镇纪委书记报告。当张某被司法机关依法判刑后,村民拍手称好:“真没想到,小小纪检员,作用这么大!”

  “村级纪检员的作用确实小看不得,以前村民之所以对村里的工作意见大,原因就是一些村干部不廉洁自律。”圭峰镇党委书记李华对记者说,“如今,有村纪检员进行监督,村干部的行为明显规范,党群关系更加密切。”

  监控钱财――交给村民一本清白账

  为规范村级财务监管,弋阳县近年来出台了不少措施,村账乡镇代理就是其中一项。但在实施过程中,这项措施在有的村执行不力,村民心里还是亮堂不起来。有了村级纪检员后,群众都说“村财乡代制”好。“正是因为有了监督,执行起来不走样,好措施才取得了好效果。”漆工镇党委书记汪百福向记者如是分析道。

  黄泥畈村的纪检员李正根是个敢较真的人。有一次,一位村干部到县里跑水利项目,发生了一笔财务。村主任看金额超出了他的审批权限就没有批,这位干部很不高兴,当即以“下次不要叫我去办事”为由逼着村主任签字。李正根知道后,要求这位干部必须按程序走。最后,这位干部不得不按规定先交民主理财小组集体审核,再报村委会负责人审批同意,最后让财会人员审核记账才从镇里拿到现金。李正根对记者说:“如果村纪检员都不敢较真,基层反腐就无从谈起。”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弋阳像李正根这样敢于较真、不怕红脸的村级纪检员有很多。港口镇錾山村委会去年在外租荒山有一笔村集体经济收入。年终,在支部会上有委员提出,大家一年下来都很辛苦,马上就要过年了,造个表大家都发点福利。村纪检员徐远枧立即反对:“村里的钱就是村民的钱,我们无权拿这钱给自己谋福利。”当群众从签有他的名字的村财务公开榜上看到当年的招待费比上年降了85%时,都纷纷夸村纪检员有功劳。

  “过去因财务问题,干群之间总是有点疙疙瘩瘩,如今啥事都向村民交底,群众舒心服气。”今年65岁的老党员、錾山村村民徐从可对记者说,“纪检员给了群众明白,也保住了干部清白。”

  看管资产――公共资源交易更阳光

  农村集体资产和公共资源处理是群众最为关心的村级事务之一,这也是农村中一个容易滋生腐败的领域。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以前该县农村公共资源的处理权基本握在村干部手中,处理了什么东西,处理了多少钱,村民一概不知。可现在村里有了纪检员就不一样了,别说买卖村级资产,就连承包一口小水塘、村里添置几张办公桌椅都必须到镇里的公共资源站进行阳光交易。在公共资源的处置上,由干部说了算变成市场说了算。

  去年9月,一位从南岩镇宝峰村出去经商的人回到村里,想帮朋友采伐点杉木。村支部书记考虑到他曾是宝峰村的人,且前两年大力资助过村里修路,于是便与村干部商量,打算给他10个立方。可村纪检员田显明认为这种“半卖半送”集体资产的做法不符合公共资源处理规定,要求召开村民大会进行表决,通过后再到镇公共资源交易站进行公开交易。这位生意人表示理解:“现在这样做,说明村里办事民主了。”并高兴地参加了竞标,最终击败5个竞争对手,以最高价拿到了10个立方的杉木。

  县纪检委领导介绍,为防止村干部在集体资产、资源处理上出现腐败,全县16个乡镇(场)都设立了公共资源交易站,规定凡处理2000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村集体资产,必须到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进行交易。

  公共资源能否真正做到阳光交易,担子落在了村纪检员的肩上。葛溪乡马安村有一块荒山,邻乡的一位雷竹种植大户想租下来种雷竹,他表示以高出周边村的价格租赁,省却去公共资源交易站的麻烦。村支书觉得划算,就口头同意了。村纪检员朱树根知道后,提示村支书要按规定进行阳光交易。虽然最后这块荒山还是被那位雷竹种植大户拿到了,但却比原先答应的口头价格多出了1万多元。

  【记者手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村级集体经济的壮大,一些农村“村官”腐败案件也呈多发态势。这直接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和新农村建设。如何遏制“村官”腐败?弋阳县在村级组织设立纪检员不失为一种有效办法,它使纪检监察机构的网络延伸到了最基层,改变了“村官”无人监管的状况,对提高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据了解,该县设立村级纪检员一年多来,村民因村集体事务问题上访现象明显减少。(康仁辉 记者 齐建清 文/图)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