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WAP手机西岳清风网
江苏苏州:以科技手段促建设工程源头防腐
来源: 发布时间:2008-05-16 05:30
打开江苏省苏州市建设工程远程评标系统,刚刚结束的昆山市锦发路等地绿化工程的评标情况便一目了然。根据显示,该工程共有13份无投标人名称等“记号”的电子标书。电脑从评委库抽取了5名评委,其中两名在昆山本地的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行评标,两名在苏州,一名在太仓。整个评标过程持续一个半小时,都被评标室的摄像头完整记录下来,供苏州市及其下辖各县级市的相关部门实时监察。这是记者近日在苏州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所看到的。

为进一步加大建设领域源头防治腐败力度,保障招标投标,特别是评标过程中的公平公正,苏州市纪委监察局会同苏州市建设局、太仓市纪委监察局历时一年研究开发了苏州市建设工程远程评标系统。该系统已于近日在全市范围内开通,实现了标书电子化、评标远程化,搭起了该市有形建筑市场更有效率、更加公平的新平台。

据悉,苏州市历来重视建设领域防治腐败工作,早在1996年就建立了有形建筑市场,使工程交易变分散为集中,变隐蔽为公开,变无形为有形,变多头无序管理为统一有序管理,并积极推广工程建设网上监察系统。在此基础上,苏州市纪检监察机关调查发现,招标投标过程中仍然容易出现一些违规因素,比如评委数量不足、容易成为评标“专业户”并被投标人“公关”,以及个别评委评标工作不够细致、“走过场”等。为此,该市经过研究,提出了“标书电子化、评标远程化”的思路,借助科技手段破解评标公正难题。

“标书电子化”即改变传统的纸质标书形式,将投标文件刻录在光盘上,通过网络技术,传输到各地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电脑终端。电子标书无任何跟投标人有关的“痕迹”,单位名称全部成了系统自动生成的数字编号。“评标远程化”即整合全市评委资源,克服地域限制进行异地评标。系统从全市评委库中随机抽取的各评委分别在其所在地的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行网上评审、打分,系统自动将各评委所打的分值进行汇总分析。通过摄像头,整个评标过程都处于苏州市及其下辖县级市有关部门的相互监察之中。

据介绍,苏州市建设工程远程评标系统的开通运行,将对保障评标过程的公平公正产生重大影响。

一是实现了评委资源共享,预防了舞弊行为。整合共享评委库,使各地的评委数量从100多人扩大到了近千人。充足的评委数量,有效地降低了本地评委被抽中的概率,“评标常委”现象不再出现,投标人贿赂评委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太仓市作为与苏州市开展远程评标的试点地区,从2007年8月起,共有21个工程项目(中标金额7.43亿元)采用了这种方式,社会反响良好。

二是减少了人为因素,增强了评标的公正性。利用全市统一的评委管理平台自动抽取评委编号,由系统通知对应的评委,消除了评委抽取和通知中的人为因素;标书电子化后,统一了投标文件格式,文件的流转都通过电子方式,避免了人为接触,系统还能自动屏蔽涉及投标人名称的信息,评委评审的是没有任何“记号”的标书,能公正地评判每份标书。异地远程评标,为评标工作提供了一个严格保密的平台,使评委之间、评委与外界都无法接触,从而使评委在不受任何干预的环境中独立完成评标工作。

三是加快了评标速度,提高了评标工作质量。对评委进行了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考核,有利于提高全市评委的整体业务水平和能力。系统中设置了评分理由栏,且为必填项目,不填写无法完成评标工作,促使评委增强责任心,认真进行评标。

四是降低了投标成本和评委的接送成本。实行远程评标后,每个投标人只需一套标书和4张光盘,工本费在250元左右;而实行远程评标前,每个投标人需4套标书,工本费需800元左右。以每个标段9家投标单位计算,前后对比,一个标段就可节省4950元。以一年4000个标段计算(苏州市近两年都在7000个标段以上),可节省近2000万元的投标成本,大大节约了社会资源。此外,由于实行异地远程评标,评委只需到所在地的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就可进行评标,降低了接送成本。(中国纪检监察报)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