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WAP手机西岳清风网
杨平:为反腐倡廉提供了一种新方式
来源: 发布时间:2008-07-02 03:35
湖南省株洲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杨平今年5月14日在红网株洲版以“杨平”实名注册,并贴上自己的照片,开始了网络生涯。杨平介绍,自己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在两个小时以上。希望网络成为株洲市纪委反腐倡廉的一个平台,也欢迎更多的网友就反腐倡廉工作向其提出批评建议,提供相关线索。(潇湘晨报6月26日)

政府官员上网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屈指可数,敢于以实名制暴露于公众面前的为数不多。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就是一个例子,他在自己的声明中写道:“纯属个人博客,本人在这里不会处理公务和案件,文章也是以学术探讨为主、感情抒发为辅,请勿对号入座”,显然廖副厅长上网不谈公事。另一个是江苏省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以及宿迁市12个部门“一把手”,据媒体报道称,该市试图通过领导实名上网加强与百姓的沟通与交流。截止目前,纪委书记实名上网的还未见正式报道,株洲纪委书记杨平可能是我国第一位实名上网的纪委书记,也创造了“网络防腐第一人”。

纪委书记实名上网反腐倡廉,给广大群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与渠道。官员通过网络了解民意,是政治文明的进步,有助于改善政府机关的工作作风。官员以更加亲和的形象和网友交流,听取意见,据此发现工作中的问题,不仅可以更好地做工作,及时地解决问题,还有利于在政府和公民之间建立良好的基础性的信任关系,这是一个成本低、而又直接的官民互动平台,它可以最快速度、最大限度保障官员了解到真实民意,通过梳理与滤析,为自己的行政、决策提供依据。同时,民情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直达,这个做法值得推广。

纪委书记实名上网,敢于亮明身份,贴上照片,无疑对腐败分子是一个威慑。网络发言的匿名性、即时性等特点,让许多的意见都比现实语境中来得更尖刻、准确、及时,从而也具有更可靠、便利的参考价值。杨书记上网以来,有关部门领导说,纪委书记上网让他们压力更大,担心单位出问题被网友“告状”。株洲市纪委还召开“反腐倡廉网络评论员座谈会”,杨平向28位网友颁发了“反腐倡廉网络评论员”聘书。据介绍,这也是湖南纪委系统首次聘请民间网友参与反腐倡廉工作,并且还形成了反腐倡廉的网络群体。除了正常的纪检监察机关以及各级党组织的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外,无疑又增加了一个新的窗口。

在我国目前的举报制度还不完善,不能充分保证举报人的人身安全以及家属安全的情况下,这种方式有利于举报人提供腐败线索。网络有它随时随地的隐蔽性,通过网络进行点对点的提供腐败线索,可以减少很多中间环节,还可以更好地保护举报人的人身安全。给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崭新的工作方式,通过网络举报,可以获取更多的线索,给打击腐败增添了新的渠道。陈书记实名上网以来,有一个网友发帖反映自己遭遇某局机关强拉赞助,杨平当即将该局领导找来了解情况。后来该网友欣喜地发帖告诉他,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一直以来,谁来监督纪委书记和纪检监察机关成为老百姓关注的话题,此次杨平以实名上网,等于将自己公诸于众,把自己暴露在公众视野中,成为众多网友监督的对象。因网络本身具有的相对开放性,可以实行匿名制交流,发帖留言之间没有官民之间的无形畏惧,网络上可以按照论坛习惯将株洲市纪委书记称为“杨同学”,由此可以拉近干群关系。防腐先洁身,只有自己清白,才能切实履行好党交给的纪检监察工作,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接受舆论的监督,乃至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当好一名廉洁自律的好纪委书记。才可以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制度建设,努力推动建设廉洁政府。

网络反腐虽然有他的优势,值得提倡,但也要注意把握好定位、定性及方式方法。一方面要把握好定位问题,实名上网有利于加强政府和公民之间的沟通,作为正常行政途径的辅助手段是可以发挥作用的,但是如果代替了正常行政渠道的沟通,就会起反作用。另一方面要处理好定性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引起法律方面的纠纷,例如在网上上面发表一些看法,老百姓会把它当成是政府的看法。如何有力地运用好网络,扬长避短,多种方式相结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新华网 作者:娄义华)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