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浙江:“阳光工程”促“三清”
来源: 发布时间:2012-12-17 19:01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今年以来,在全省普遍建立政务公开制度的基础上,浙江大力开展以保障性住房“阳光监管”、义务教育“阳光招生”、医疗服务“阳光用药”等八项重点工作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建设,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该省按照先省级层面、再地市层面,先抓21个具体权力事项公开,再全方位推进权力阳光公开运行的步骤,以重点工作的突破和难点问题的解决带动整体工作的推进。截至目前,“阳光工程”已从最初确定的14个部门21个权力事项公开试点逐步扩展为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共有2300多个权力事项向全社会公开。浙江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任泽民告诉记者,“阳光工程”不仅维护了群众利益、优化了发展环境,而且对于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有积极作用,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肯定。
  纳入反腐倡廉工作重点
  浙江省把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权力阳光运行纳入反腐倡廉工作重点,切实加强对权力集中部门和资金资源密集领域的监督。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深入实施“阳光工程”,着力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省纪委、监察厅下发《关于深入推进“阳光工程”建设的意见》,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把“阳光工程”建设放在工作全局中统筹谋划,发挥好服务和保障作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运用专项督查、重点抽查、月报季报等形式,加强监督检查,推进工作落实。
  该省围绕中央关于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等要求推进“阳光工程”建设。推动省直部门向舟山市下放审批事项400项,向义乌市下放审批事项357项。省直部门保留的审批事项,在法定审批时限的基础上平均提速25%。在全省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4486项的基础上,加大行政审批公开力度,对保留的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要求一律公开办理主体、依据、条件、程序、时限和结果,并将审批职能和审批事项集中到服务中心公开办理。
  该省重点推进保障性住房分配、教育招生、医疗服务等民生领域信息公开,使“阳光工程”建设紧扣民生关切。省教育系统推行义务教育“阳光招生”、“阳光收费”,重拳治理择校乱收费问题,目前全省所有县(市、区)入学择校率降至5%以内,其中63个县(市、区)实现“零择校”。省卫生系统推进“医疗服务阳光用药工程”建设,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维护患者就医的合法权益。省住建系统实施保障性住房“阳光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房源、申请条件、申请程序和分配结果向社会公开。
  该省围绕腐败易发多发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推进“阳光工程”建设。省民政厅以“阳光村务”和“救灾资金阳光工程”为重点,把“阳光工程”的范围扩展到救助、养老、殡葬、福利彩票等领域。省交通运输厅推进公路“阳光收费”,撤销29个收费公路项目、30个收费站点。
  完善制度是关键一环
  意见征求制、信息公开制、现场监督制、共建机制、分户验收制、再征求意见并整改制、阳光安置制、质量回访制——这是杭州市为打造保障性住房“阳光工程”而建立的“八大制度”。通过完善制度,该市累计剔除不符合准入条件的申请家庭2000余户,取消2283户不再符合条件或逾期未办理验证手续的保障房家庭资格。
  浙江把制度创新作为推进“阳光工程”建设的关键一环,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健全权力阳光运行制度机制,更加科学有效地推进“阳光工程”建设,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防治干部腐败。
  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公开制度。丽水市建立以“阳光决策”、“阳光交易”、“阳光建设”、“阳光服务”和“阳光监督”为重点的公共权力阳光运行制度体系,对党政部门“一把手”的权力进行实质限制和制约。安吉县对所有村级重大事务从立项启动到效果评议实施“五票制”,实现村里大事人人议。慈溪市把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政务公开内容纳入“阳光公开公示平台”,并将平台建设延伸到村,在各行政村设立电子触摸屏,方便群众查询、比对和监督。
  建立健全涉及民生、民利等重点领域公开制度。省科技厅推行科技项目立项“三审一决策”、重大科技项目监理等五项制度,加强对科技经费使用的监管。省中小企业局对全省小微企业监测点税费负担、融资成本、原材料成本、劳动用工成本等进行监测、统计和分析,围绕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健全“阳光监管”制度。温岭市、桐庐县等通过数字电视公开村务、财务,并运用农民信箱、电子触摸屏等新型媒介推进村级各类收支情况公开。
  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
  按照公开内容真实、全面,公开形式丰富、多样和根据职能实施公开的原则,浙江省坚持做到传统方式与信息手段并举,发挥政府门户网站作用,深化政务信息公开;完善网上大厅办事功能,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利用综合电子监察系统的功能,构建权力阳光运行监督机制。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还主动在网上“晒权、亮权”,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
  省国土资源厅制定了简单明了的征地拆迁工作“一张图”,形成“一套体系一张网,一张图纸一条龙”的征地拆迁工作格局,确保政府征得公道、居民迁得放心。省交通运输厅围绕公路“阳光收费”,将收费公路涉及的基本信息通过媒体、新闻发布会、网站向社会全面公开。嘉兴市制作《“阳光行政”操作样本》,将政府行政管理中七个方面最受关注的环节纳入“阳光工程”范畴,形成七套规范有序可行的实施细则。
  “阳光工程”得民心。记者了解到,省国土资源厅实施征地拆迁“阳光补偿”后,来信来访同比下降25.3%。温岭市涉及9.3亿元的渔业柴油补贴实施“阳光公开”以来,未接到一起群众投诉。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