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北京:检察院5年挽回经济损失16.6亿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1-20 05:54
    5年来,本市检察院共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6.6亿元,共追捕侦查机关遗漏的犯罪嫌疑人1259人、追诉1122人,查找重点领域廉政风险点550余个。检察院系统还进行了多项新改革,如建立证人出庭制度、“无缝隙”接待机制等。

提供行贿档案查询

5年来,本市检察院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市委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部署,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6.6亿元。推进预防职务犯罪与廉政风险防控相结合,依托执法办案形成廉政风险防控报告21篇,查找重点领域廉政风险点550余个,建立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制度。成立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管理中心,为招投标等单位、企业提供查询37846次,积极推动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建设和政府采购廉政准入制度。

此外,本市检察院还部署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等专项行动,依法起诉1824件2800人;开展查办涉农惠民职务犯罪、服务农村集体经济产权改革等专项工作,立案侦查贪污征地拆迁补偿款、惠农政策补贴等职务犯罪208件295人。

加强公安人员出庭

5年来,北京市各级检察院致力于加强证人出庭方面的工作,尤其加强让负责刑侦、预审的公安人员出庭作证,以此应对犯罪嫌疑人以“刑讯逼供”为借口当庭翻供。

据介绍,在现在的刑事案件审判中,一些当庭翻供的被告人往往把在预审时受到了刑讯逼供作为托词,因此加大证人的出庭率成为检察工作的重点之一。检察机关还与公安部门进行协调,争取了更多的负责刑侦、预审人员的出庭作证。2008年至2012年间,西城检察院共有涉及27件案件的约50名关键证人出庭。适用的案件类型主要集中于被告人不认罪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

北京各级检察院还全面推开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并开创了远程审判的模式。

建接待群众新机制

本市检察院还不断深化检察机关群众工作,全市共有14个检察院控申部门被评为“全国文明接待示范窗口”“全国文明接待室”,在乡镇、街道办事处等建立91个检察联络室,完善群众意见收集转化机制。

密云检察院还实行了365天24小时“无缝隙”接待机制,老百姓可随时到检察院反映情况和咨询,即使夜里也有专人接待。

据介绍,2011年密云检察院创新信访接待试点,在全市首创全员365天24小时无缝隙检务接待工作机制,全体干警24小时轮流值班,节假日延续值班,除此之外,每日安排1名党组成员作为领班领导,1名处长负责带班,2名干警负责接待。(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