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全省检察院查办大案997件,查办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65人;全省法院为生活困难当事人减免缓诉讼费39.5万元,为特困刑事被害人、涉诉信访人发放司法救助金83.3万元……8月6日,省人大常委会举行会议,听取省法院、省检察院上半年工作汇报。省法院院长王海萍、省检察院检察长邓川分别汇报了今年以来,两院发挥职能,围绕反腐倡廉、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抗震救灾等方面,加大执法办案力度的情况。
反腐倡廉:105人行贿犯罪被查办
来自省检察院的数据显示,全省各级检察机关今年上半年进一步加大了查办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的力度,查办贪污贿赂和渎职侵权等各类职务犯罪1143件1584人。其中,贪污贿赂犯罪917件1289人,渎职侵权犯罪226件295人。查办大案997件,查办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65人。抓获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5人。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4亿余元。
上半年还加大了惩治行贿犯罪的力度,查办了105名行贿人员。立案查办重特大渎职侵权案件147件。依法同步介入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调查29件,立案侦查事故背后的失职渎职犯罪28件37人。全省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调查66件,发出书面检查建议49件,被采纳37件;3万余人接受了警示教育和预防宣传。
司法为民:依法打击涉民生犯罪
王海萍表示,省法院加大了对涉民生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建立案件督办机制,并依法审理滥砍滥伐、破坏耕地、污染环境等案件200件,进一步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司法保护力度。
上半年,全省法院共审结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危险驾驶等案件1125件,为生活困难当事人减免缓诉讼费39.5万元,为特困刑事被害人、涉诉信访人发放司法救助金83.3万元。仅在元旦、春节期间,各级法院就集中审、执结涉民生案件10495件,为当事人兑现9.47亿元。
与此同时,依法打击了涉及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犯罪活动。
邓川说,上半年,省检察院立案查办民生领域职务犯罪657件949人,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移送危害民生涉嫌犯罪案件87件106人,对18件危害餐桌安全、假劣药械和农资犯罪案件进行挂牌督办,并组织开展全省食品安全和食品监管渎职情况调研。
抗震救灾:帐篷法庭化解涉灾矛盾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灾区法院、检察院迅速恢复办公办案。“震后第三天,灾区法院就在搭建的帐篷法庭、板房法庭和院坝法庭审理案件,并在受灾群众安置点、街道等设立法律服务点,及时解答群众关心的法律问题。”王海萍介绍,灾区法院开展涉灾案件专项审判,依法从重从快打击趁灾盗窃、抢劫、诈骗等刑事犯罪,及时化解各类涉灾矛盾纠纷。
邓川说,各级检察系统依法履行检察职能,加大了对妨害抢险救灾各种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省检察院专门下发文件,严防贪污、挪用、私分救灾和重建款物,以及严重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发生。”
对法院、检察院在“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做的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严铁桥认为,“在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期间,如何处理化解灾区的矛盾是一个重要课题。两院在抗震救灾和防范打击职务犯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抗震救灾作出了贡献。”(四川日报 李果 记者 刘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