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农村集体土地存在底数不清、管理混乱、事项不明等问题,沈阳市纪委监委以新民市为试点开展农村集体土地问题专项整治。专项整治开展以来,沈阳市纪委监委积极探索“机制+数字+整治”土地问题治理模式,打出一套“土地清底、问题清仓、干部清白、农民清楚”组合拳。
“新民市梁山镇团结村,当地曾有1260亩林地被20元至40元一亩超低价发包……”沈阳市纪委监委紧盯问题矛盾在新民市先行试点,设计开发农村集体土地大数据监管系统,全面排查土地无偿使用、未经民主议定发包、超期发包、超低价发包等问题,新民市先后整改土地面积29.5万亩,为近2.98万名新增人口补地2.57万亩。
随后,沈阳市纪委监委推广“新民经验”并会同11个市直部门组建领导小组,创建“纪委监察+农业农村+网信+信访+法院”联动机制,在9个涉农区县(市)全面推开专项整治工作。
运用大数据监督优势,建设7类20个监督模型植入系统,实时预警、线上销号,实现各级主责部门联动整改、各级纪委监委全程监督。“通过大数据监管系统,实现了农村集体土地‘一图通览’‘一库统管’,特别是研发了‘耕地地力补贴、生产者补贴’监管模块,为全市精准发放惠农补贴奠定了数据基础。”沈阳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严”的基调贯穿始终,坚持“室组地”联合、“查、改、治”一体推进,揪出了一批啃食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截至目前,全市共立案114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97人,移送司法机关6人,对整改不力地区开展约谈452人次,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21份。
为做好专项整治“后半篇”文章,沈阳市纪委监委推动有关部门印发《农村集体土地问题专项整治资金及合同管理指导意见》等文件,并制定全市土地公开流转交易监管制度和县乡两级资金管理制度,确保收回资金用于解决扶贫救困、医疗养老等民生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