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WAP手机西岳清风网
当前解放思想难在哪?需抓住问题的焦点
来源: 发布时间:2008-04-27 09:55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十七大提出,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当前解放思想的焦点与难点

  当前解放思想要抓住焦点

  推进思想解放,必须抓住问题的焦点,把正确的思想观点与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相对立,进行思想交锋,弄清孰是孰非。粉碎“四人帮”以后,“两个凡是”阻碍了人们的思想。在个人迷信盛行的年代,毛泽东的话被认为是“最高指示”。在那样的政治环境下,“两个凡是”的思维和态度,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在“两个凡是”的束缚下,人们不敢否定十年“文革”,不敢从实际出发研究解决面临的问题,开辟新路。1978年,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两个凡是”尖锐对立,经过大讨论,人们弄清了“两个凡是”的谬误,从而推倒了“两个凡是”,摆脱了这样的思维方式,实现了思想的大解放,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因为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说什么引进外资就是引进资本主义,他们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邓小平抓住“姓资姓社”的问题,鲜明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从而廓清了“姓资姓社”的迷雾,使人们的思想又一次得到大解放,重新启动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详细] 

 

  解放思想难在哪

  成因之一:陈旧思想观念束缚,不愿解放思想
  邓小平同志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中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确实有些同志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不愿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思维方式,仍然抱着过去的老观念、老套路、老经验不放,总觉得老办法省时省力,老套路驾轻就熟,老经验实在管用。
[详细]

  成因之二:民主空气不浓,不便于解放思想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民主不断进步发展的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人民民主的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实践不断深化,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独特优势和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但从局部看,一些单位民主气氛不浓的问题依然存在,而且有些问题带有一定普遍性。
[详细]

  成因之三:素质能力欠缺,不善于解放思想
  我们党作为一个执政党,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与解放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应当看到,这些年我们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上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政治思想觉悟、政策理论水平、学历知识结构、实际工作能力等已经大为改善和提高。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同志自身的素质能力与岗位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比如,有的干工作事无巨细、不抓大事,深陷事务主义的泥沼,总埋怨自己分身无术;有的整天泡在会议上,泡在文件中,泡在讲话中,不论大事小事,似乎不开会就不够重视,不讲话就不够力度;有的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知识结构不够系统、不够厚实。
[详细]

  成因之四:害怕风险,不敢解放思想
  干任何事业甚至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承担一定风险的,解放思想也不例外,同样需要经受各种风险的考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同志为什么总是前怕狼后怕虎,不敢解放思想呢?主要是怕担责任、担风险。有的抱着“出头椽子先烂”的想法,不敢勇为人先,担心“枪打出头鸟”,丢了“乌纱帽”;有的认为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确实需要解放思想,推陈出新,但就怕演“砸”了,影响了自己的政绩,败坏了自己的名誉,得不偿失。
[详细]

  成因之五:风气不正,不利于解放思想
  对于我们党的绝大多数领导干部来说,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上也是走在前列的。但在个别领导干部身上,也确实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有的不能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对待解放思想,而是借“解放思想”之名,热衷于打政策上的“擦边球”,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了局部不顾全局,为了眼前不顾长远,为了个人政绩不顾群众利益。
[详细]

 

关注第三次思想解放:从经济人走向和谐人

  周瑞金:第三次思想大解放的目标就是要把原来的经济人转化为和谐人,使人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要追求精神生活;在追求物质的同时,精神层面能够平衡。这样人和人之间取得和谐,人和自然间也取得和谐,人和自我间也能够取得和谐。可以这么说,真正的解放思想,推动新的科学发展观,推动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所有一切都是为了实现以人为本的目标,真正使每个人都成为全面自由发展的和谐人。
  孙立平:一个正常的社会,需要一种相对轻松的体制性思维。而体制性拘谨则可能会导致我们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出现错觉,并在行动的层面上表现为举止失措或失当。中国正处在历史性的巨变当中,在这个过程中,要遭遇和解决的问题,无疑也是艰巨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否用一种自信而坦荡的胸怀来面对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是至关重要的。我认为,从体制性拘谨中走出来,形成一种舒展而自由的体制和社会氛围,是我们今天解放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
  邵建:思想本身就是人的一种权利,它不应该受任何力量包括权力的强制。权力说思想要解放,权利说思想要自由。不妨让两者有一个良好的互动,并争取让思想从解放走向自由。很显然,思想自由,即没有束缚的思想(尤其是权力的束缚),才是真正的解放。
  沈宝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解放思想,要以思想的解放为先导,要着力在以下两个问题上解放思想。一是要破除高度集权、排斥民主的传统观念。我国政治体制的弊端,最主要的是权力过分集中。二是要破除把人类政治文明成果一概视为资本主义性质的传统观念。

  关飞进:第三次思想解放,我认为,是针对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管制。国外印度裔美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写过一本很有名的书,叫做《以自由看待发展》,就是说发展就是扩展自由。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第三次解放思想实际上就是扩展经济上的自由、社会上的自由。[详细]

领导干部论解放思想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 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理论创新的热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许多标志性的理论创新成果都是首次在广东提出的。上世纪70年代末,南粤大地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迈开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一步;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广东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要求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2000年春,江泽民同志在广东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广东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03年春,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要求广东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发挥排头兵作用。正是有这些正确思想理论的指引,广东改革发展才引领全国风气之先,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当前广东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提出地,要完成中央的重托,更应该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以当年改革开放初期“杀开一条血路”的气魄,努力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上闯出一条新路。[详细]
 

  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在解放思想中实现科学发展

  记者:解放思想,是扫除障碍、引领发展的法宝。您认为继续解放思想应该从哪些方面突破,注意解决哪些问题?

  白恩培: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云南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最突出的还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解放思想的力度,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云南要坚决克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惧怕困难、畏首畏尾的思想,树立居安思危、奋发图强,勇于创新、敢于变革的新观念,在解放思想中增强抢抓机遇的意识,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在解放思想中优化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在解放思想中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多做一些惠及长远、惠及民生的好事实事。[详细]

 

  广西梧州市委书记余远辉:不能推动发展的干部就得让位

  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人,想干一番事业的干部是否有一个宽松的环境,直接影响到其干事业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要保护那些敢干事业,想干事业的干部,必须把在改革探索中的失误、执行政策的偏差与违法犯罪分清开来,为这些干部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激发他们干事业的积极性,以成果论英雄。培养出一批敢闯、敢干,勇于牺牲和乐于奉献的勇士,同时也要明确,不能推动发展的干部,就得让位!梧州市将加大干部管理制度的改革力度,大胆发展、培养、提拔敢干事业的干部,做到能者上,庸者下。要坚决查处、打击不作为、乱作为、瞎告状的人,形成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全市纪检监察、公检法等部门要积极为发展保驾护航,共同为创造宽松环境出力。[详细]
 

  广东海事局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曾志:要大胆选拔思想解放的干部

  推进广东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推进广东新一轮大改革、大开放,推进广东新一轮社会大发展,关键在干部,没有一支思想解放的干部队伍,广东的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不可能实现,争当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也将成为泡影。因此,广东要保持排头兵的位置,当务之急,就是要迅速掀起大胆选拔解放思想干部的新高潮,真正让思想解放的干部上前台、唱主角、当尖兵。[详细]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