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WAP手机西岳清风网
领导干部应自觉淡薄“官”念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4-07 10:09

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这样的干部,他们把个人“官帽”的大小、“上升”的快慢当做自己“名利”的最高象征。这些人之所以把“官”位看得很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看“官”字不准,摆“官”位不正,认为官越大名利也就自然越大。一些腐败官员也就在这种扭曲名利思想的支配下,做起了“权”与“利”交易的买卖,最终使自己“官”败名裂。由此可见,淡化“官”念对当一名好干部是多么的重要。
    首先应淡薄“官”名。“官”同钱物一样,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官位的大小并不代表身份的高低、人格的贵贱,只表示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不同,责任有别。在无数的英雄模范中,绝大多数同志都只是“普通一兵”,但他们为什么得到全国人民的称赞和爱戴,原因就在于他们不计较官位的高低,一心为人民做好事、办实事,为社会无私贡献,无怨无悔。而有些腐败官员,虽然官位显赫,权倾一时,但他们却一门心思想着如何玩“官”名之术,最终辜负了党的培养,人民的期望,只能受到人民的痛骂和唾弃。所以,领导干部应当牢记孙中山的名言:“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只有为党、为人民干成了事,才会无愧于“干部”这个称号,才会成为人民心中的“高官”。
    其次要淡薄“官”利。领导干部不论职位高低,大多掌管着一定的人权、财权、事权。因此,必须强化“慎独”意识、廉洁意识、品行意识。自觉做到:在用权上自律,集体决策不专断;在经济上自律,克勤克俭不贪占;在人情关系上自律,按规定办事不徇私;在名利上自律,在成绩面前不争功要赏。绝不能以获得私利的多少来谈论个人的“官价”高低,要坚持铲除那种“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有权不为己做主,干脆回家卖红薯”的为官“邪念”,牢固树立“看事业重如山,视名利淡如水”的权力观和人生价值观。
    再次须淡薄“官”位。领导干部在对待个人职位升迁问题上应顺其自然,不要劳心费神,刻意追求,做到心静如水,水到渠成。通常情况下,领导者的成长进步与职位提升是成正比的,但具体到某个人还要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制约,如编制体制、干部搭配、任职年限、素质特点、岗位需要等,所以成长进步与职位提升不能简单地画等号。对此,领导干部既不能因为没有“进步”而妄自菲薄,自认为没出息,也不能抱怨组织用人不公,要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组织也不会随意埋没人才。心胸要放宽一些,眼光要看远一些,态度要洒脱一些,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工夫下到抓落实上,干出实实在在的业绩,无愧于党的培养,无愧于群众的信任,也无愧于自己的人生。 (中国纪检监察报 熊建华)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