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WAP手机西岳清风网
有感于“功夫在文外”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6-01 09:10

近日,中央领导同志在中央党校提出文风问题,要求克服“长、空、假”,倡导“短、实、新”,引起了人们的共鸣与热议。
   领导干部参加各类会议、出席各种场合,往往要发表讲话。有的人开门见山,言简意赅,给人以教益和启迪;有的人信口开河,离题万里,让人听得云遮雾罩,白白陪着浪费时间。这中间的差异在哪里呢?恐怕不是简单的讲话技巧问题,而是作风问题。恰如一位领导同志所言,“改进文风,功夫在文外”,即要在转变作风上下工夫。
   大家都爱听邓小平同志讲话,言简意赅、似浅实深,是深入浅出的典范。他的文章也一如其人,简洁明了、质朴实在,没有长篇大论,没有深奥表述,更没有华丽辞藻,但却闪耀着真理的光辉。这些朴素语言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有着深厚的基础,这就是邓小平同志对中国国情的深刻了解,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事实上,要把话讲好,要把文章写短写精,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具备对实际情况的深刻了解,才能以高度的凝练作出通俗的表达。
   不少同志有这样的感受:到基层了解情况,与在会上听汇报不一样;在老百姓家里拉家常,与在办公室接待群众来访不一样;躺在农家硬板床上考虑问题,与坐在办公室沙发上考虑问题不一样。这些“不一样”,说明一个道理,只有多深入基层,多到群众中去,与他们交朋友,才能听到真话,摸到实情,也才能知道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因此,在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氛围中,自然不会文件来文件去,自然不会去讲官话、空话、套话,而要琢磨如何把话讲短、讲新、讲到他们的心坎上去,达成情感的交流、心灵的共鸣。如此,转变作风在前,转变文风在后,或曰只有改掉华而不实的作风,才能改掉华而不实的文风。
    “文如其人”,“文以载道”,这是中外古今普遍的共识。我们党更是把文风、政风联系在一起,历来倡导清新朴实的文风,提倡开短会、行短文、讲短话,提倡讲实话、讲新话。所谓改进文风,功夫在“文”外,就是要我们充分认清“长、空、假”文风的危害,从转变作风入手,增强党性、加强修养;注重学习,凝练思想;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联系群众,践行宗旨。如此,才能彻底纠正那些误国误民的“新八股”,不管是写文件、定政策,还是作报告、发文章,都会有针对性、有新意、有说服力,从而达到教育群众、凝聚人心的目的,推进我们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廉政网——中国纪检监察报 向贤彪)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