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WAP手机西岳清风网
贺国强的“信访经”值得领导干部潜心研读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9-05 08:23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9月1日来到中央纪委信访室来访接待大厅,接待来访群众,看望信访干部,检查指导纪检监察信访工作。(2011年9月1日新华网)

  应该说,每个部门,特别是涉及群众工作的部门,都会经常遇到群众的来信来访,但如何处理既是一门“学问”,又是对待群众态度的检验。因为每一次群众来信来访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群众敢于通过来信来访的方式来向您诉说,就说明群众是信任您的,也是相信党和政府的,处理得当,就会凝集人心,增强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分量,如果处理失当,则可能失去民心。

  正因如此,看到贺国强在中央纪委信访室亲自接待来访群众的报道,深有感慨。报道称,贺国强先后接待了两名来访群众。他认真倾听来访群众的陈述,详细询问有关情况,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指示有关工作人员对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要加强跟踪督办,推动问题得到及时妥善解决。他说,处理好群众来信来访,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各级信访举报部门和广大信访干部要把群众放在心上,带着责任和感情做工作,满腔热情地接待每一名来访群众,耐心细致地解答来访群众提出的问题,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绝不能推诿应付、敷衍了事。

  在笔者看来,如果说贺国强亲自接待来访群众,是给我们作出示范的话,那么,贺国强所强调的“带着责任和感情做工作”、“满腔热情接待来访群众”、“绝不能推诿应付、敷衍了事”,则是善意的提醒、真诚的告诫。

  近年来,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群众来信来访案件高发,积累的各种矛盾比较突出,群众与少数干部之间存在一定的对立情绪。究其原因,与当地领导干部不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对待来访群众态度冷漠,甚至千方百计回避来访群众,导致一些问题久拖不决密切相关。

  我们常说,领导是人民的“公仆”,说的是领导要为人民群众作主,要为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作为一个地方、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的领导,连群众写给你的信都不愿意看,连找上门的群众都不愿意见,你怎么能知道群众心里最盼、最难、最怨、最急的问题?这些问题你不知道,又怎么去为他们行服务之能,履公仆之责?有的人可能会说,领导很忙,那么我们不妨一问:你忙什么?群众利益高于一切,你不忙群众利益你还能忙什么?再者说了,你就是再忙,恐怕也不能忙过我们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们吧?

  从这个意义上说,贺国强亲自接待来访群众,并对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给予善意的提醒和真诚的告诫,让收获最大的感悟是:群众来信来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体察民意、集中民智的重要渠道,是了解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是执政为民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如何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不仅仅是干部工作作风问题,也是对能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一个很好的检验。所以,笔者认为,贺国强的“信访经”值得我们的领导干部潜心研读。(网友:林  伟)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