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栗战书说,喝酒是中华民族的风俗文化,无酒不欢。茅台是知名的民族品牌,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声誉,广受消费者欢迎,我们应该为它骄傲、自豪。因此,它的价格有所提升,作为中国人,我们不应该去抵制。(3月8日《中国青年报》)
茅台酒是好酒,谁都想喝上一口,可是2000元左右一瓶的茅台酒普通家庭能喝得起吗?据数字显示,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也就是说要喝一瓶这样的酒,得不吃不用,用上整整一个月的工资,这对于众多的普通家庭来说,别说是平时,就是逢年过节也未必舍得买上一瓶尝鲜,有的甚至一辈子也不会自个去购这昂贵的酒。
但是茅台酒不愁销路,近10年来,茅台的涨幅超过10倍,而近6年来,茅台的涨幅也有5倍多。近10年时间,茅台的涨幅超过945%。供不应求,酒价就高,那么这么紧俏的茅台酒都销到那里去了呢?
当然,其中不乏有个人买茅台酒,能够自购自喝的毕竟是少之又少,而多数用于公款接待,如:一个区接待一年喝掉1200瓶茅台;如: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在受访时表示,现在公款吃喝多数都有茅台;据九三学社中央拟的提案列举一组数据:目前,全国一年公款吃喝的开销已达3000亿,那么其中有多少是茅台酒的数字组成?
诚然,茅台酒本身没有什么其它色彩,但是它一旦用在公款吃喝上,其义就大不相同,不仅是一种酒,而是讲排场,讲奢侈的代名词,无疑将助推“三公消费”的增量。为此,最近以来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禁公款接待用茅台,其禁的不仅是茅台酒本身,而是一种吃喝风,其不仅是个人的呼声,也是一种民意所在,用在公务接待上多了,用在民生上就少了,从整体上来说,抵制公款喝茅台,是抵制是奢侈之风,说大一点也是抵制一种不正之风,此种抵制作为建设廉政机构,也是一种必需。
当然,公款光禁吃茅台酒不行,还有其它酒,还有其它比其更高档的,如:拉菲,路易十三等等,抵制公款喝茅台与禁止其它高档酒上桌并不矛盾,茅台在公务接待中要禁,同样,其它高档酒也要禁,茅台只是其中的一种代表,不能把抵制茅台当作放宽其它酒去理解。
要说公务接待抵制茅台,对厂对地方的收入是有大的影响,但是此种影响与社会影响比起来小之又小。而真正要让茅台销得了,销得开,不能把眼睛放在公款接待上,更应该放开视野,放在大多数民众身上,让普通的百姓也喝得起,这才是长远之计。把茅台定位与公款接待上,说句不好听的话,是自己抵制自己。(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罗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