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郴州市召开反腐败工作和作风大整顿动员大会。向力力在大会上强调,要用郴州史上最严厉的问责,掀起一场“治吏风暴”。(据3月24日《法制日报》)
俗话说得好,不看广告看疗效。虽然郴州市委书记向力力在作风大整顿动员会上表态:要用郴州史上最严厉的问责,掀起一场“治吏风暴”。但见惯了官场秀的公众对此好像并不看好,依然流露出“走过场”的担忧。好在郴州此次活动不仅“雷声大”而且“雨点也不小”,以一个月处理问责149人、10人被免职的成效,在消除了群众顾虑的同时,也折射出郴州整顿干部作风的力度和决心。
近年来,很多地方陆续上演了不同版本的 “治吏风暴”活动,尤其是武汉的“治庸风暴”更是将此项活动推向了一个高潮。各地在治庸提能上频频下重拳、出实招、动真格,充分表明转变干部作风,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整治官场积弊,已经到了非抓不可的地步。
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领导干部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其言行和作风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事实证明,一些地方经济发展滞后、社会矛盾突出、干群关系紧张等都与干部作风不无关系。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是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关键,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前提。
坦率的讲,切实转变干部作风,仅靠一场“治吏风暴”显然还远远不够。诚然,治吏风暴对干部转变作风确实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要防止干部昏庸懒散等旧病复发,避免官场积弊出现反弹倒退,根本之策还需在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上下功夫。坚持把解决干部作风问题纳入制度化轨道,从干部人事制度、教育考核体制入手,建立问题发现、错误纠正和责任追究机制,明确干部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提高制度的针对性、操作性和约束力,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才能成为每位领导干部的自觉要求。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治吏实现了制度化常态化,干部作风就一定会得到根本改观,官场风气就一定能得到彻底扭转。(网友:武西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