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领导干部莫念“生意经”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8-11 08:21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新观念、新思想随之产生,有的领导干部的头脑也“活”起来,把干工作当成了“做生意”。上级布置工作,总要讨价还价、要点“折扣”;本职范围的工作,也要推三阻四、不见“效益”不办事;干了点工作、出了点成绩,就要回报、想提拔,等等。少数领导干部念的这种“歪经”必须坚决予以制止,并以勇于担当、勤于服务、乐于奉献的“真经”取而代之,使领导干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领导干部应多一些担当精神,少一些“成本算计”。习近平同志曾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领导干部是成就各项事业的中坚和骨干,必须始终心怀履职尽责的强烈愿望和干事创业的崇高追求,对待上级部署和本职工作不讲条件、积极应对,我国的改革事业才能焕发勃勃生机,不断向前发展。

领导干部应多一些群众观念,少一些“差价意识”。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就应当为民所用,而不应成为少数人牟利的工具。群众宗旨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各级领导干部应把服务群众作为干好工作的最基本要求,乐于到群众中去,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所盼、所需,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只有领导干部真正与群众培养“血浓于水”的亲情,赢得群众的认可,群众才能真心支持、拥护党的领导,我们党和国家的执政根基才能得到巩固和加强。

领导干部应多一些奉献意识,少一些“利润追求”。“洁己奉公、官守之常节”,奉献精神历来被视为居官从政应具备的美德。作为领导干部,在困难和危险面前就应挺身而出、身先士卒,在荣誉和利益面前则应低调处之、先人后己。在工作失意、不受关注时,要保持兢兢业业、激情不减,在攻克难关、取得成绩时,要注意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把个人的荣辱得失看得轻如鸿毛,把党的事业看得重于泰山,从而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