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常会听到有些干部发出这样的声音,“凡事随大流,啥毛病都没有”。随大流,成为时下一些干部执着坚守的官场生存法则。如同大海中一朵小小的浪花,不必独自承担飓风的危险,只需和千千万万浪花一道,随波逐流,奔涌向前。随大流,也就是跟着多数人说话办事,是一种不自觉的被动行为,不加思考的盲目从众,是抹杀自我、过分追求一致的惯性和惰性。它通常表现为关键场合时的不暴露自己,不发表意见,遇事不争先、不表态、不较真、不硬碰、不得罪,采取“一躲二推三沉默”的态度,明哲保身而不“惹火烧身”,以期蒙混过关。比如在征求意见或集体讨论时,我们渴望听到不同的真实声音,可一句“没意见”、“差不多”就概括了全部,更多的干部选择了做沉默的大多数,结果往往是一贯的步调统一、声音和谐,而真实性大打折扣。再比如,有的人求人办事请客送礼,为使自己不显得“格格不入”、“假清高”,也盲目的跟风,最终一种不良风气在人们的随波逐流中形成。
然而,大多数未必就是正确的,随大流可能随对也有可能随错。有些事情错就错在随大流上,在关键时刻的没主见、 没原则、没立场,盲目跟风,一步错步步错,最终误入歧途,难以自拔。那些因抄袭风、攀比风、铺张风、贪腐风等断送了前程的人,也许尝到了短暂的甜头,也许深藏在人群中一时不易发现,但最终都将付出应有的代价。随大流的危害不仅于此,之于个人,掩埋了热情,桎梏了思想,束缚了自由;之于整个官场风气,无所谓竞争,无所谓创新,人们没有主见,不愿改变,不敢担当,有的只是畏首畏尾,人云亦云。
这样的“浪花”干部究竟有着怎样的心理,形成了“随大流”的心态?果真如谚语所言:“羊跟大群不挨打,人随大流不挨罚”?首先,其思想根源来说都是消极的,是缺乏原则性和责任感的表现,他们信奉没有原则就是最大的原则。 那些不随大流的反而被认为是张扬个性,格格不入。其次,他们担心“枪打出头鸟”,借“从众”来保护自己,在与多数人保持一致时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只要不出格就不会有风险。第三,基于“随大流、不吃亏”的利益设计,期望在大流中分得属于自己的“好处”,他们坚信只有随大流才能进步。最后,本着“无过就是功”的底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想平静生活被打破,遇事思前顾后,拿捏掂量,宁愿当个不得罪不争风的老好人。 浩瀚大海中,小小一朵浪花固然微不足道,但也有瞬间的壮美。希望“浪花”干部能认清自己,坚守己见,勇于尝试,积极作为,勇敢的亮出来,做最真实的自己!(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