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财而取危,贪权而取竭”,出自《庄子》,其大意是:贪求钱财则招致祸害,贪恋权势则耗尽性命。党员干部为官从政的第一要义就是清正廉洁,要守住权力关,保持敬畏感,否则终将泥潭深陷,悔时已晚。
剖析韦兴林案件可知,他在工作初期,本是逐梦笃行的奋斗者,是行业系统的佼佼者,但在走上领导岗位后,初掌权力,开始自鸣得意,对权力产生了错误的认识,逐步在阿谀奉承中迷失了初心,在前呼后拥中丧失了理想与信念。底线一旦“破防”,思想就一路滑坡。
韦兴林任性滥权,决策经营不靠分析研判,而凭个人好恶,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他将手中权力变为满足私欲的工具,心甘情愿在觥筹交错中成为不法商人的“围猎”对象,为不法商人大开绿灯,大搞权钱交易,甚至带动班子下属一起腐,致使企业政治生态一团糟,最终被异化的权力观反噬,身陷囹圄。
权力观异化根本上是因为理想信念不坚定,是官本位思想在作祟。韦兴林作为单位“一把手”,理想信念丧失,在单位搞特权,把公权变为个人的“私权”。班子成员对违纪违法行为视若无睹、缄口不言,最终导致国家利益被蚕食侵吞。
韦兴林案警示我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筑牢思想防线的钢铁之门。如若把权力当成风光和享受,热衷于权力变现、大搞权力寻租,模糊公与私的界限,就会忘却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背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各级党组织应紧盯关键岗位,建立健全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严格执行制度,强化追责问责,防止权力滥用,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应明确政商交往的界限和规则,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广大党员干部也要以案为鉴,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时刻自省自问,权力源于谁,权力用于谁,自觉净化社交圈,不慕虚荣,不图虚名,筑牢思想防线、守住廉洁底线,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