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上蔡县是我国艾滋病防治重点示范区,该县有22个艾滋病救治救助重点村,各级政府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开展艾滋病预防和救助。可是,该县的原县委书记杨松泉竟是一个“三贪书记”,成为艾滋灾区的“掘金者”。2006年11月,从驻马店市检察院传来消息,反贪部门接手驻马店市纪检部门移交的杨松泉一案后,以涉嫌收受贿赂犯罪立案侦查,2006年8月4日,杨松泉被批准逮捕。
争风吃醋,政府院里大打出手
河南上蔡是一个平原大县,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这里的农民因卖血感染艾滋病频频见诸媒体。2003年非典之后,副总理吴仪造访上蔡县卢岗文楼村,该县艾滋疫情公诸天下。随即,来自社会各方的善款不断流入该县。
上蔡的“县太爷”名叫杨松泉,在一人营造的独立王国里,他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杨松泉外号“三贪书记”,即贪权、贪钱、贪色。当地百姓又送他另一个外号“杨半亿”,意思是指杨松泉的身价达半亿之巨。
杨松泉今年56岁,河南省西平县盆尧乡人,出身一个农民家庭。1998年任泌阳县长。2000年4月,调任河南省上蔡县委书记。2005年8月19日被就地免职。2006年4月被“双规”,4个月后被批捕,随后被送往开封市异地关押。
说杨松泉贪色,不知其人者大概不会相信。主政上蔡之前,杨松泉曾任驻马店农委主任、泌阳县县长。在泌阳县任县长时,杨松泉已有风流韵事传出,和泌阳县某行政单位的岳某勾搭成奸。殊不知,岳某之前已委身于某县领导。这很让杨松泉恼怒,发誓要教训一下情敌。就因为争风吃醋,杨松泉上任不到半年时间,在县政府办公楼大打出手。
此事在泌阳县传得沸沸扬扬,上级领导很不满意,结果,杨松泉被调任没有多大油水的驻马店市农委“冷冻思过”。谁料想,杨松泉“思过”的最后结果是,与其争风吃醋,不如包养个“二奶”安全。
上蔡县很多机关干部职工要提及杨松泉,就会很自然的想起周小慧这个女人。
周小慧是个年轻漂亮的离异女子,驻马店人。从企业下岗后,周小慧来到一家宾馆打工,自从结识了杨松泉,她的身价倍增。后来,杨松泉让她辞了工作,一心一意做起了专职二奶。杨松泉先在驻马店市文德路给周小慧买了一套房子,后又给周小慧购一辆桑塔纳2000。每逢
周六晚上,不是周小慧驾车到上蔡找杨松泉度周末,就是杨松泉到驻马店市找周小慧寻欢。杨、周寻欢作乐的背后,还有一系列的“金钱交易”。杨松泉起初将受贿来的钱放在办公室等地,后来觉得不保险,周小慧一度成为杨松泉的“管家”。后来,为了掩人耳目,杨松泉还将周小慧安排到一家宾馆上班,主要任务是帮杨松泉代收灰钱。
当然,杨松泉包养的情妇不只周小慧一个。纪委查实的还有一个叫刘娜的女子。刘娜是一名公务员,在乡政府上班。自从攀上杨松泉这棵大树后,两人时常幽会。杨松泉对她爱抚有加,把她从政府普通岗位上一路提拔,三年内提升至妇联主任、乡长等职。
不少群众,特别是离退休老干部,对杨松泉贪色十分厌恶,编顺口歌念叨:“松泉不要脸,白发戏红颜,捣烂脊梁骨,装聋没听见。”
“官帽”标价,一把手统治一切
上蔡县是著名的国家级贫困县,下辖25个乡镇,总人口135万,绝大多数为农业人口,连年被作为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对象。2005年,全县财政收入只有8369万元。
调任上蔡县委书记时,杨松泉显得颇为亲民,渐渐熟悉了县情之后,杨松泉开始大展拳脚。县里极少有亿元级的企业,年收入2000多万的上蔡县人民医院极为抢眼,最让杨松泉动心的是,县人民医院正在动工修建一栋预算为1300万元的大楼。此前,县里从来没有修过如此规模的大楼。
杨松泉找时任人民医院院长的雷建华“谈话”,索贿意图非常明显。从县公疗医院应聘而来的雷建华装作“不理解”,这栋大楼上面财政只拨款120万,职工集资近400万,加上工程建设方垫款300万才能开工建设,雷建华不想给杨松泉送钱。
连续谈了几次话,都没有见到好处,杨松来气急败坏,很快等来报复的机会。县人民医院投资几百万建的红十字医院想独立出去,雷建华不同意,找到杨松泉请求帮忙解决。杨松泉立马给了雷建华“停职”处分。
“不听话”的雷建华被停职后,杨松泉的亲信、卫生局长翟留国兼任人民医院院长。经杨松泉授意,开始大规模向里面进人。在翟留国的任期内,一下进了100多人,每人都要缴纳3至4万元的上岗费。
县中医院也是一样,在杨松泉及一些卫生局领导的干涉下,打着治疗艾滋病的幌子,使只有20多张病床的中医院人员膨胀到100多人,进的人大都是非专业人员。艾滋病人怨声载道,老职工牢骚满腹,这直接伤害到防艾工作的成效。
上蔡县党政各部门无论大小事务,都是杨松泉一个人说了算,他甚至干预县人大班子的人员任命,使县人大无法正常开展工作。杨松泉的执政理念是“县委领导一切,书记是一把手,一把手统治一切”。
当地广为人知的是,杨松泉上任后立刻采取了“要想富,动干部”的策略。杨松泉在任5年间,卖官趋于公开化。为了让手中的官帽换来更多的利益,杨松泉多次进行大规模的干部人事调整,每次调整提拔干部都超过百名,前后一共调整了大约700名干部。依当时规定,领导干部实行“49岁一刀切”,即49岁的全部退休,为了创造出足够的“致富机会”,杨松泉将其改为“47岁一刀切”,以提拔新的人选。
在上蔡县,一般局长“标价”是二三十万,而一些关键部门局长的位置则是60万、80万,有的甚至可能竞争到100万元。而杨松泉收下钱后通常先列出名单交给组织部考核,然后召开书记办公会简单通报一下情况,即在县委常委会上“研究”通过。
由于卖官之风日盛,上蔡县一些官员为了不花冤枉钱,相互交流经验,以防杨松泉抬高价码。以至于到后来,上蔡县一些部门都明码标价:财政局长40万,人民医院院长30万,各乡党委书记6至10万不等……
对于杨松泉的所作所为,其他官员敢怒不敢言。
在上蔡任县委书记五年,与杨松泉共事的有三任县长:崔允成、王富兴、李海洲。前两位县长任期未满,都受到杨的排挤离开上蔡。
在一次杨松泉主持召开的县委常委会上,王富兴讲了一些与杨松泉不吻合的意见,激怒了杨松泉,面对众常委,杨松泉厉声呵斥王富兴:“你这县长才当几天,就想当家,等你当了书记再当家吧!”王富兴气得大病一场,住了两个多月医院,后来,主动要求调离上蔡。
在召开的不同类型大会上,杨松泉多次当众否定县长和县政府对全县人民的承诺和工作意见,常常搞得会场内哄堂大笑,弄得与杨松泉并列就坐的李海洲十分尴尬。各乡、镇长和县直局、委负责人向县长汇报或请示工作,李海洲会试问对方“松泉书记是否知道”,若回应不知道的话,他立即面带惧色,劝告去找杨松泉,否则免谈。
2000年9月,县委通讯员肖某见杨松泉那里行贿者络绎不绝,遂起歹意,乘杨松泉下班之际,从办公室内盗走人民币40万元,美金8千元,摩托罗拉手机4部及一些金银首饰。
事发后,杨松泉找到县公安局让侦破。破案后,杨松泉欲盖弥彰,将犯罪嫌疑人肖某以取保为名驱赶到外地,把追缴的40万元中的20万送给刑警大队,4部手机送给了公安局,该案就此不了了之。
总理的压岁钱都敢贪
1999年,上蔡县艾滋病严重疫情被媒体披露。2001年,卫生部决定以当时较为公开的文楼村为突破口,继而全面解决河南艾滋病疫情问题。河南有38个艾滋病防治帮扶重点村,上蔡县就占了22个。
“非典”时期,世界卫生组织要去上蔡检查,杨松泉亲自带头,破天荒地把艾滋病人需要的简单药品送到感染者家里,不管对症与否。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到来前,杨松泉更是派出大批警察,严防任何群众和官员主动谈话。
世卫组织到来之前半小时,文楼村有两位村民出来试图与即将到来的来访者沟通,被阻拦扣押。事后,杨松泉对部下破口大骂,斥责封锁工作没有做到位:“你们是怎么搞的,回去马上撤你们的职。”
但随着上蔡艾滋病疫情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连国务院副总理吴仪都亲自到访,杨松泉开始摇身一变,又是派工作组,又是修路打井,俨然一派艾滋病防治的热火景象。杨松泉更是亲自披挂上阵,蹲点知名度最高的文楼村。
2003年末,中央领导到疫区看望群众。结果,被中央领导点名的群众被人莫名其妙地挤掉,事先被安排好的人被推上前跟领导谈话。住在村西口的王保国回忆当时的情景:领导先自我介绍说了自己的名字,说看望大家来了,希望大家有什么说什么。这时候,县乡干部一下子全站到第一排的位置,他们将早已安排好的人推上去,向领导汇报,说如何得到地方政府的妥善照顾,有的甚至冒充艾滋病患者向领导汇报。
更为恶劣的是,2005年春节,温家宝总理来到文楼,和老百姓一起过节。当时,总理提出给文楼村民每人发10元压岁钱,文楼实际有3217人,而报上去的数字却多出883人,骗了总理8000多元。文楼村支书刘月梅说,这是县领导的“意思”。
曾在上蔡县分管过艾滋病工作的一位副县长总结道,对上蔡县的艾滋病防治而言,杨松泉没干过什么有用的事,刚开始疫情暴露时,跑得远远的,后来看风向变了,国家领导都来了,他冲在了最前头,实事没干,好处落了不少。
为了治疗艾滋病患者,上级财政拨款1千万元建造县人民医院病房大楼,杨松泉指使家属参与工程,不断追加投资,最后病房大楼的总投人共计2400万元,是初期预算的3倍。上蔡近几年的药品及医疗仪器的采购过程中普遍存在虚报价格的现象,比实际价格高得多。上蔡艾滋病区的患者看病、用药都是国家免费提供的,但村民发现医院开出的处方上价格则有很大的水分,甚至比原价高出三四倍,这样就有人通过差价侵占了国家拨出的专项医疗款。
出租车掀翻“三贪书记”
2005年2月,上蔡人赵锦龙和郑州市金土地出租汽车公司投资2000万元,在上蔡设立分公司,准备在上蔡经营汽车出租。赵锦龙找到杨松泉,杨松泉表示同意,同时暗示需要30万元。赵锦龙答应后,杨松泉立即给县建设局打电话安排办理出租汽车手续。
随后,金土地公司与上蔡县建设局签订了一份合同,获得在上蔡20年的独家经营权。合同签订当天,金土地公司从县建设局拿到了客运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随后又办理了营业执照等其他手续。
金土地公司进入上蔡也是当时上蔡县招商引资任务的一部分。按照合同规定,金土地公司出资1000多万元购买了200辆三厢夏利出租车投入运营,并向建设局交纳了200万元作为经营权使用费,公司还准备在上蔡兴建办公楼、汽修厂等配套设施,在上蔡的总投资近2000万元。
然而,就在金土地准备运营时,另一家出租车公司也看好上蔡的出租车市场,想获得经营权。由于金土地已经占了先,他们就瞄准杨松泉,向杨松泉行贿50万元,要求“帮忙”把金土地出租车赶出上蔡。此时,赵锦龙并没有把30万元付给杨松泉。
杨松泉在收下50万元的贿赂之后,立即指使上蔡县的各部门开始行动。
3月12日,金土地开始试运营。两天后,风云突变,金土地收到被取缔的通知。上蔡县建设局下发了《关于作废金土地出租车经营许可证的通知》,理由是要对运输市场进行整顿。随后县工商局、交通局、公安局发布了一系列文件,认定金土地为非法经营。对于上蔡的出租车市场,决定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重新确立投资公司。
随即,金土地的出租车开始被查扣,公司的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等被强行吊销,一些司机还被带到上蔡县公安局接受查问。突如其来的打击使金土地公司无法在上蔡继续经营,还使当地数百个家庭陷入难以维持生计的窘境,因为不少出租车司机是当地的无地农民、下岗工人还有艾滋病患者的亲属,约有300人。
事件发生后,金土地的司机及家属不断组织到郑州、北京上访,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杨松泉怕事情闹大,曾主动给该公司经理赵锦龙打电话,说只要你们把上告的材料收回,就让你们运营。
河南省有关部门对这起事件进行了调查。2005年8月19日,杨松泉因为信访工作不力等原因被就地免职。当天下午至晚间,县城大街上鞭炮齐鸣。
2006年3月中旬,金土地公司托人将举报材料送至中纪委,得到批示“认真查处、上报结果”。由此,驻马店市纪委久查不下、阻力甚大的杨松泉案被转交河南省纪委查办,上蔡县一大批官员纷纷落马。
检方证实,杨松泉所涉问题主要集中于在任职上蔡的五年间“买官卖官收受贿赂”、“渎职”和“滥用职权”。据透露,在杨松泉约1000万元的涉案金额中,相当比例与“防艾”资金有关。同时被拉下马的,还有上蔡县原卫生局局长翟留国、原县建设局局长邱水等人。
2006年11月25日,记者从驻马店市检察院了解到,2006年8月4日,杨松泉被批准逮捕,多名官员涉入此案。此案由中纪委督办,河南省、市、县三级部门组成了规模庞大的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