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地狱门前:与李真刑前对话实录》简介
返回>>>《地狱门前:与李真刑前对话实录》第一章摘选阅读
作者 乔云华 新华出版社
编者按 近日,反腐倡廉频道连载了由乔云华撰写,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地狱门前:与李真刑前对话实录》一书。李真,担任过河北省政府办公厅秘书、河北省委办公厅秘书和副主任、河北省国税局副局长和局长,被外界称为“河北第一秘”。因受贿、贪污罪于2003年11月13日被执行死刑。>>>详细
本书内容没有按李真的人生经历和犯罪时间顺序排列,而是以主题排列,以莫贪、拒贪、防贪、反贪、惩贪、悔贪、戒贪的主线贯穿,体现腐败必被惩、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必然规律,使主题更明确,脉络更清晰,符合专题教育的要求,对广大干部更有警醒和借鉴意义。以下为本书节选。
与李真面对面:“河北第一秘”刑前与记者的对话
去蓟县看守所前,我就听说李真自从一审被判处死刑后,情绪变得异常不稳,有时脾气相当暴躁,为点小事,就与关押在同一监舍的在押人员吵架。有时又变得沉默寡言,半天不与别人说一句话……总之,罩在李真头上的“死亡”阴影,搅乱了他的心,他恐惧,烦闷,不安……
乔: (为了调整一下他的情绪,我顺手给了他一支烟。)不想谈可以,烟还得抽吧?
烟,对李真很有诱惑。我在第一次采访李真前,办案人员就对我说:“烟,是李真现在最感兴趣的东西,为让李真配合你的采访,你可以给他带条烟。”
带什么牌子的烟呢?我拿不准,想见到李真后再说。没想到,见到李真后,还没等我开口,李真还真向我要烟了。
“你想抽什么牌子的烟?”我问李真。
“你看着买吧。”李真笑着说。
“‘中华’烟?”我又问道。
“别开玩笑了。过去,我总是抽那种烟,心情不好时,一天要抽两盒。现在在这个地方咋还能再抽那种烟?”李真不好意思地说。
“你总得说个牌子呀。”我试问道。
李真想了想说:“‘红塔山’就行了。”
而这次,我来采访时,除去给他带来一条“红塔山”牌的香烟外,还给他带来一盒“中华”牌的香烟,这是他上次接受完我的采访后特意嘱咐我的。他说:“你上次提了一句‘中华’烟,没想到却一下勾起了我的烟瘾,我怎么想压也压不住,你下次再来时,给我带一盒‘中华’烟,哪怕是一根也行,好吗?”
我答应了李真的要求。
于是,我把一支“中华”牌的香烟递给了他。
李:(李真接过了烟,一看是“中华”牌的就笑了。他在手中倒了几下,放到鼻子边,闻了又闻。)真香,好长时间不抽这种烟了。你还真守信用。
乔: 抽吧,这一盒都给你。
李真低下头,点燃了那支烟,若有所思。
我等着他开口。
烟被李真深深地吸进去,又长长地吐出来,一口接一口……
一支完了,又点燃一支。李真仍然不说话。
沉默。令人窒息的沉默。
李: (就在李真低着头接连抽了6支香烟后,他才慢慢抬起头,眉头皱成了一个疙瘩,突然问)你说我是妖魔吗?
我莫名其妙,不知道他为什么会问这样一个问题。
李: (李真看我没有说话,就又开始嘟囔起来。)人不能这样做。当官时就把你夸成一朵花,出事了就把你说成“豆腐渣”。
难道他怀疑我说了他的坏话?我心想,我一直遵守着采访纪律。
李: 我说的是有些报道不负责任,不实事求是。可以批我,我的确犯了罪,给党和人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但批,也不能胡编乱造,也不能把我骂得一无是处呀。我也对河北做过一些有益的事。(李真越说越生气。)把我妖魔化,就能对党员干部起到教育警示作用?
我明白了。李真生气,除了一审被判处死刑后心理压力巨大外,就是对个别新闻媒体的报道不满。据看守所管教干部介绍,李真自从进入看守所后,一直很关注新闻媒体对他的报道。他了解新闻媒体对他的报道内容有两条途径: 一是从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上了解(在押人员可以看报纸、定时收看电视节目);二是从新入监舍的在押人员口中探听。看到或听到有关他的一些“过分”、“不属实”的报道,他或是破口大骂,或是气愤地进行辩解。
尽管一审判了李真死刑,但二审还未开庭,还不知是什么结果。在这生死攸关的关头,他显然盼望媒体能对他做一些有利的报道。
由于各家新闻媒体消息来源的渠道不同,对李真的问题的报道也许有些不准确或有失偏颇。为了打消李真对我采访的“敌视”和顾虑,在征得办案人员同意后,我把随身带的我写的一篇文章拿给李真看。
这篇文章是我第一次受命采访李真后,写的一篇与李真的对话,发表在新华社的内部刊物上。
乔: 你看我写的这篇文章有不实之词,有诽谤你的话吗?为使主题集中,行文时,我只是把我们谈话的内容结构稍做了调整。
李: (李真接过那篇稿子,看得很认真。看完后,他说)挺客观的,写的都是咱俩谈过的话。
乔: 首先,我采访你,不是我个人提出的,而是受命;其次,若要猎奇,用不着找你。新华社记者不会用猎奇、靠编造低级无聊的故事迎合读者。
李: (李真点着头说)这个我知道。我在省委做秘书那么多年,很清楚新华社记者的分量,你们写的报道客观、真实。
乔: 前两次,你把你犯罪的过程给我讲得很清楚了。其实,作为新闻报道,我采访你的任务原本已经结束。但是这篇文章发表后,在河北乃至全国一大批干部中产生了强烈反响。一时间,有关我和你的谈话内容成了许多干部公开场合、私下聊天的热门话题。与许多干部想的一样,我觉得你身上还有许多“谜”未揭开:
例如,你的学历不高,年龄不大,没什么背景,为什么能在河北政坛上“潇洒”走了一遭?
秘书的职权有限,为什么你能“镇住”一批人?
河北省国税局是一个领导集体,为什么你就能从省国税局下属的秦皇岛、承德等六个工程项目中捞取巨额回扣?
从秘书到局长,你是怎样使用手中的权力的?
从开始拒收一条烟到最后开口索要上百万元,你的心态是怎样变化的?
从开始看不惯别人的“作风问题”,到去高级娱乐场所,以至最后发展到找小姐、养情人,你是怎样一步步落入粉色陷阱的?
李真刚刚舒展的眉头又皱了起来,随后,低下了头。
乔: (我想以情,以人之常情来打动李真。)我了解这些问题,并不是为揭你的短,而是想记录下来,客观地进行报道,让更多的干部不再步你的后尘。让更多温馨祥和的家庭不再像你的家庭一样破碎毁灭……(我的语气越来越恳切。)当然也为了天下所有的父母和孩子们。
李真低着头,静静地听着,又点燃了一支烟。看得出来,他在思索,他在说与不说的矛盾中痛苦地思索。
乔: 在中国历史上,因贪入狱的,因贪被判处死刑的,你不是第一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人。家庭因一个人毁灭而被葬送的,也不止是你一家。但是因一个人犯罪而给家人带来痛苦最深的,给社会带来震动最大的,你却是我采访的第一人。
烟,夹在李真手指间的烟只是燃着,慢慢地燃着,他不再吸。我看到,李真那只夹着烟的手在发抖。
乔: 如果说,你什么也不顾,一合眼就走了,你的母亲、儿子和其他亲人呢?你的母亲两次病危,你的儿子夜里做梦都呼唤着“爸爸”,你总得给他们有个交代……
李真突然抬起了头,眼圈红了。以前,每次提到他的母亲和儿子,李真的心情就非常不好。他总是说:“妈妈已近风烛残年、儿子正值年幼……”
乔: 你生下来并不就是坏人。你尽管犯罪了,但也有善良的一面。好好回顾你走过的路,剖析自己的得失,对别人是一种警示,对你的老人是个安慰,对你的孩子是个教育……
泪,渐渐蓄满了李真的眼眶。
李: (李真擦了把眼泪,终于一字一顿地说)我不敢说对别人有警示,但我确实有许多话想讲给我妈妈和儿子。只可惜我从进来到今天,两年多的时间了,我只和他们见过一面。那一面是在一审开庭间隙,那一面仅仅几分钟。几分钟的时间,除去伤心和流泪,能说点什么?也许,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我多么想把多年来压在我心底的话当面讲给我妈妈和儿子呀……但现在看来,这个可能性已经很小、很小、很小了。
乔: 如果你相信我的话,我可以如实转告。
李真把眼睛眯成一条线,转向了窗外。
我从侧面看到,泪顺着他的面颊向下流着。
李: (过了一会儿,他喃喃自语)从哪儿说起呢?想说的太多太多了……
乔: 没关系,一天不行,两天,再不行,三天,或是更长的时间。
李: 要说,我就把一生的话都说出来。让我的妈妈知道,她的儿子虽然犯了罪,但并不是为坐牢、为被杀头而做官的。在这个时代里,很多人都在变,都在痛苦地变,她的儿子——我,只是变得过了头。但在这个变的过程中,我何尝没有过挣扎?没有过痛苦?看到那些没钱看不起病的人、拾菜叶充饥的老太太、蹬三轮的老人、念不起书的孩子,我也心如刀绞。我也捐过钱、退过礼品……让我儿子知道,爸爸是被贪权、贪钱、贪色毁掉的……那威力无 比的权力是一把闪着寒光的双刃剑,令人心旌摇曳的金钱是一沓沓送你上西天的纸钱,令人垂涎欲滴的美色是一把把杀人不见血的利刀……
李真的情绪异常激动,时而侃侃而谈,时而泣不成声。
我几次想稳定他的情绪都没有成功。
为了不再使李真的情绪“坏”下去,少给看守所管教干部增添麻烦,两个小时后,我中止了当天的采访。
李真被押出了审讯室。铁镣拖碰着坚硬的水泥地面又发出了刺耳又瘆人的声音,“哐——哐——”,“哐——哐——”……
室外,天低云暗,寒气逼人。枯萎的草木在凛冽的寒风中摇晃着。
李: (李真拖着铁镣走得很慢,边走边对我说)这是自然界的冬季,也是我人生的冬季。尽管今天很冷,但我的心感到很热……好久没有这么激动了……哭了一场,又给你讲了许多真心话,心情也畅快了许多……真希望你写一本书。要是我还活着的话(李真笑着说),我给你作序……要是……唉,乔记者,你说我这是不是也算忏悔?
乔: 一种独特的忏悔。你的忏悔也净化了我的心灵。
李: 我希望这种忏悔能给我带来好运。(李真走近那道大黑铁门前,回了一下头,满怀激情地对我说)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就在眼前……我希望明年的春天也是我人生春天的开始……
日暖红绿恨天短,冰凝大地盼春归。
然而第二年(2003年)的春天来了,死亡的阴影依旧笼罩着李真。
2003年的春天,在天津蓟县看守所,我又一次采访李真。
李真从监舍被押进审讯室时,偶见门前几朵含苞待放的小野花,好像感到了春天的气息,无比兴奋地说:“春天来了!我在这里边呆长了,竟没有了季节的概念。”他看到我和办案人员没有说话,刚刚舒展的眉头又皱上了。他像是说给我和办案人员,又像是自言自语地说道:“看来,今年的春色我又享受不了了……等明年吧……法庭给我改判后……明年的春色会加倍还我的……”
2004年的春天来了。
今年的春意依然浓郁芬芳。时值清明,位于我国北方的燕赵大地千枝绽绿,飞花点翠……
春天,曾是李真热切盼望的季节。
如今,春天来了,李真却永远地走了。
看着李真的骨灰盒,我仿佛听到他发自另一个世界的声音: 贪欲一旦放纵,地狱随之为你开门。
我仿佛又看到了,李真步入地狱前的惊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摘自《地狱门前:与李真刑前对话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