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WAP手机西岳清风网
洒向人间都是爱
来源: 发布时间:2006-01-25 12:51
    “要问我的信仰是什么?那就是永远热爱和崇拜共产党,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刘俊华,湖北省黄石市纪委、监察局的一名普通党员,就是凭着这种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追求,一步一个脚印,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爱百姓,爱是永恒的星辰

   1990年,刘俊华从部队转业到纪检监察战线工作。之前,他在武警部队一干就是16年,从战士到班长、排长、中队长、战训参谋,参加过上百次的灭火战斗,先后受到奖励13次,记三等功一次。他爱人在一家集体企业工作,后来下岗。但为了贫困学生能读得起书,他先后帮助过两名大学生和一名高中生上学,花去自己工资大约14000多元,这对于家庭并不宽裕的刘俊华来说,可不是一笔小开支。

   她叫刘芹,湖北钟祥市移民,1986年她15岁时,父亲去世,家中兄妹多,上不起学。得知此事,老刘从工资中每月拿出100元供其读书上学,直到念完高中。

   她叫刘燕,湖北钟祥市移民,父母都是农村人。1997年,已经拿到武汉农业大学入学通知书的她,却因为家庭困难,交不起学费,决定放弃。得知这个消息后,老刘焦急万分,又一次伸出援助之手,和妻子商量,每月又从工资中拿出100元钱,供刘燕上完了三年大学。

   她叫陈玮玮,湖北荆门市人,父母下岗后一直没找到工作,又先后住院开刀,属于特困家庭,全靠拿低保过日子。2002年,她考取了湖北师院,父母认为她是女孩又是家中的老大,决定不让她继续读书了。陈玮玮哭着求助亲人和朋友,虽然最终她家里凑了2000元钱,可还差2000多元。老刘得知后又决定帮助这个穷学生渡过难关!他从家里拿出3000元钱,给她报了名,交了住宿费,接下来每月再给她生活费100元。

   2003年4月,家住黄石港公园路的李先生,晚上停在家门口的车子被撬,放在车上的一只黑色皮包被偷。小偷只拿走了所有现金,而车主的身份证、驾驶证、银行信用卡、业务往来账等连同包丢在明珠广场的垃圾箱里,恰被老刘上班时拾到。老刘几经周折找到失主,失主感谢万分,硬要丢下200元钱,被老刘婉言谢绝了。

   老刘工作了几十年,好事也做了几十年,他从不满足,也不炫耀。面对同志们的夸奖和有些人的不解,老刘常说:“只要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不管有职无职,有权无权,都要主动为党工作。只要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有利的事,就一定要主动地、乐观地去做。”

   爱工作,群众身边无小事

   “工作是我的本职,群众是我的衣食父母,我一天在工作岗位上,就要好好履行一天的光荣职责”。对于群众的来信来访,他从来不马虎,不应付,因为他深知群众身边无小事。

  2002年,领导找他谈话,要调他到信访室工作,此时他已经49岁了。初到信访室,他把自己当成一个新兵。为了掌握信访举报的基本知识,尽快进入角色,他工作时间内接访,工作之外学习,常常是夜以继日;为了进一步了解信访举报工作的基本程序和要求,提高收信、接访质量,他一方面向有丰富经验的老同志学习,一方面在工作中积极动脑筋、出主意、想办法,进一步规范信访文字档案管理工作。就信访登记台账而言,每年就有十几本,台账记录达30多万字。此外,他还要负责信访档案的整理归档和管理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他负责受理群众信访举报4800多件次,占全市信访举报总量的60%以上。在认真受理群众信访举报的同时,他还积极为信访群众排忧解难达1800多件次。

  2003年3月8日,家住阳新县的吴某,从网上发来传真件,举报黄石市某法院多收诉讼费800多元的问题。吴某没有想到,老刘收到传真件后,立即给他回了电话,并按要求把信访件转给了有关单位,并督促相关部门按政策退还了他650元。吴某为了表示感谢,给他寄了一枚刻有“刘俊华”三个字的印章,并在电话中对他说:“这枚印章虽然只花了几元钱,但它刻着你的名字,连着人民群众和共产党的心,希望你收下。”为了承诺群众对纪检监察干部的信任,如今他就是用这枚印章为来访人签上自己的名字。

   2003年10月,家住阳新县枫林镇的村民柯某,步行赶到市纪委反映枫林镇拖欠房屋拆迁费4523元的问题。柯某房屋拆迁后生活无着落,家境十分困难,县、区又没及时给予解决。刘俊华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方电话联系,建议阳新县纪委如实调查柯某所反映的问题。很快,柯某等四户农民被拖欠三年的补偿金按政策得到了补偿。

   2003年11月14日,阳新县白沙镇“麻木车”(当地人对机动三轮车的称呼)驾驶员徐某来访反映,11月2日晚,他在一个乡村道路上被一台逆向行驶的小客车撞上。事故发生后,浮屠镇交通中队出具了事故责任书,认定轿车负主要责任,徐某负次要责任。但是却放走了小客车,扣压了徐的车。据了解,徐某一家老少6口人,70多岁的父母年迈多病,妻子也因病失去了劳动能力,还有两个小孩上学读书,生活来源全靠这台“麻木车”维持生活。车子被扣,对这个贫困家庭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刘俊华感到此事处理不公。他立即给阳新县纪委打电话取得联系,要求按规定在一天内处理完这件事,督促当地交警退还车主的“麻木车”,并免交四天的停车费。车主徐某为了表示感谢,送来了“正纪爱民”的锦旗。

   像这样的例子,在老刘那儿举不胜举。老刘的热心肠就像一块巨大的吸铁石,吸引着每一位信访人,也感动着每一位同事。

   爱单位,这里就是我的家

   “有困难,找老刘。”这是同事们对刘俊华的评价。老刘常说:“单位就是一个大家庭,自己多做点,没什么。”朴实的语言,道出了老刘的人生追求,也流露出他那颗善良而又火热的心。

   刘俊华在纪检监察战线上工作10多年来,该他干的,不该他干的,只要是领导安排了,或是同事委托的,他从不推诿。1990年他在监察局的时候,单位仅有两台小车和一台吉普车,他除了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每天还要按时接送委局同事们上下班,他都是利用节假日保养和维修车辆,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平时累了也不休息,病了很少请假。一次,他一连几天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感到胸部疼痛难忍,同事们劝他去医院看看,他强打精神忙完工作后才去看医生。结果到医院一查,发现是严重的胸膜炎积水,主治医生立即建议做抽水治疗,结果抽了3000毫升的水,住院16天。可是他不等病情痊愈就上班了。

   老刘爱人在企业工作,有些人希望他爱人通过老刘的特殊关系,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老刘认为,“自己再困难,也不能给单位脸上抹黑,更不能给社会添乱子”。受企业改制的冲击,刘俊华的爱人也和大多数下岗分流人员一样,早在1992年就下岗了,每月仅能拿到98元的生活费。为自谋出路,老刘的爱人做过炊事员,当过勤杂工,摆过地摊,做过裁缝。

   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04年9月3日,信访室副主任去市委党校学习三个月,刚走三天,信访室原主任就因病不幸去世。在这非常时期,刘俊华一人做起了三个人的工作,他没叫一声苦,没喊一声累,而是更加主动工作,问题超前去想,事情超前去做,常常是多请示、多汇报、多加班加点。前年机关体检,他发现自己患有颈椎炎、十二指肠炎和肝囊肿等慢性病,坐久了深感疲惫。他也曾有过向领导提出休假的念头,但考虑到信访室人少事多,休假的事就搁下来了。

   如今,刘俊华成为黄石市纪委监察局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优秀典型,这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追求、永葆先进的结果。刘俊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和生活中,满怀着对党、对人民、对信访事业的无限热爱,把爱洒向人间!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