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WAP手机西岳清风网
郭孝义式的好支书——记白水县城关镇古城村党支部书记刘双荣
来源: 发布时间:2008-05-18 07:23
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白水有个古城村,这里的群众多次打电话,说他们村有个郭孝义式的好支书,迫切要求记者前来采访。带着几分好奇,几分疑惑,记者驱车来到了古城村。

  

  村民们称赞:

  “远有郭孝义,近有刘双荣”

  

  2006年,白水县城关镇古城村在支部换届中,刘双荣在“两推一选”中以高票再次当选为新一届村党支部书记。虽年过半百,可他的思想总是新的,那颗为民的心总是热的。在他的心中发展的天地无限广阔,在他的就职演说中这样说道:“先把失修的村道油化了,再把村小学修建好,打一眼机井彻底解决全村人的吃水问题……”

  农民最淳朴、也最实际,他们既要听一个干部说得怎样,更看重的是他干得如何。

  在采访的路上,记者遇到一位准备下地干活的村民。得知来意,他滔滔不绝地说起他们的好支书:“在我们古城村未见过支书自己掏钱给公家办事的,我真是服了。”

  “远有郭孝义,近有刘双荣。”这位叫张贵民的村民兴奋地说,“他真是我们的好支书,为了让柏油路修到家家门口,他不仅出动自己的推土机无偿修路6.5公里,而且垫资12万元,另外还给邻近的蒲城县中山村、许家村铺了3公里多路,并给了人家两万元补偿费。”

  在修路过程中,他整天泡在路上,一方面监督工程质量,另一方面反复给部分阻拦的群众讲道理。就这样,一条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修成了,终于实现了古城人几代人的梦想。

  

  家里人埋怨:

  “是个不顾家的人”

  

  刘双荣两次当选村支书,家里人强烈反对。爱人张秀兰埋怨道:“他这个人一干起村上的事来,不光家里、矿上顾不上,就连自己的身体也不顾了。修路时人贴上、钱贴上、油贴上、车贴上、能贴的他都贴上,常常几天不着家,吃住都在工地上,一进门除了吃饭就是睡觉。”

  去年冬天的大雪把古城村向外的路全封了,刘双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带着铲车,从邻近的中心村、许家村一直推到古城村,整个行程2里多路。

  刘双荣的在村里人,甚至在家里人的眼中都是不可思议的。

  住他家斜对面的84岁的孤寡老人李根志,这几年的日子越过越舒心,还没等家里的面吃完,刘双荣就给他送来了。他待老人如家人,生活费用都由他管,平时还常给老人零花钱,冬天早早就把煤送到老人家里。

  古城村山咀组,73岁的老支书东民玉激动地对记者说:“双荣真是一个热心人。为了让我们老有所乐,成立了老年协会,开辟了老年活动室,组建了锣鼓队、秧歌队,他个人出资15000元购买了锣鼓、秧歌表演服装;前不久,他又掏出3万元组织40余名老年人到南泥湾、延安、壶口等地旅游。同时,他每年拿出4000元,奖励好婆婆、好媳妇,教育村里的年轻人孝敬老人。

  

  受助者感激:

  “真是个好心人”

  

  刘双荣不但热心村上的事情,还经常关心社会上的事情。2005年8月的一天,他从一家媒体上得知铜川市耀川区一名叫杨盼盼的学生,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北工业大学。可因为父母双亡,家里只有一个74岁的爷爷,杨盼盼想利用暑假捉蝎子攒钱上学……

  他多方打听,立即驱车赶到杨盼盼家里,看到杨盼盼的家比自己想象的还要穷,刘双荣当即承诺:盼盼四年上大学的学费,他一个人全部负担。为了免除孩子的后顾之忧,他提出盼盼的爷爷随他生活,或由他雇人照顾。

  刘双荣不仅给了杨盼盼物质上的帮助,而且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在他的关怀帮助下,目前杨盼盼已经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准备攻读研究生。从2004年起,刘双荣先后资助了本县云台、尧禾和本村的3名贫困大学生。

  这几年,仅资助贫困学生一项就花去了他20多万元。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时,他憨厚地笑了:“我小时候家里穷,没读过多少书,对品学兼优的穷家娃很同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愿意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我还给自己定了个目标:再继续资助20个贫困大学生。”

  

  师生们赞誉他:

  “真是我们的靠山”

  

  古城小学老师罗富民告诉记者:“自他担任村支书以来,学校的煤都是他无偿送的。去年大雪,师生们未受一点冻。除此之外,他先后捐资6万余元修缮、扩建了村小学,把学校周围的土墙全部换成了砖墙,并对校园进行了美化、绿化.”

  面对生源越来越少的局面,刘双荣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我要把我们村的学校建成寄宿学校,让十里八村的农家孩子不用进城就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让外出打工的父母们放心赚钱,娃娃们的吃住我都包了。”

  几年来,刘双荣没有向上面要过一分钱,可他用于村上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资金累计上百万元,各级领导对他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先后被市、县、镇评为“优秀企业家”、“农村先进党支部书记”,去年他又被选为县人大代表。

  刘双荣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真心拥护,在古城老百姓的心中,他就是一个郭孝义式的好支书。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