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WAP手机西岳清风网
把无限真情献给灾区人民
来源: 发布时间:2008-05-23 06:09

“请你将伤员的小腿包扎处剪开,进行按压。”骨科专家卢世璧院士在位于成都军区联勤部的远程会诊中心对一位刚被抢救出来的地震灾害幸存者进行了网络会诊,2个小时后,他的身影又出现在成都军区总医院的病房里。5月16日,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的卢世璧院士已经诊治了100多个病人,但是他心里惦记着更多等待救治的伤员……解放军总医院79岁的卢世璧院士以对灾区人民的一片真情和高超医术赢得了灾区各方赞誉。

  “这个时候,我必须到前方去”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曾参加过邢台、营口、唐山3次地震医疗救援工作的卢世璧,立即向院党委表达了到一线去的强烈愿望。

  院领导考虑到卢世璧年事已高,救灾一线又非常艰苦,曾劝他还是在北京开展指导救治工作。卢世璧说,“我对地震伤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我必须到前方去!”就这样,从接到出发命令到赶赴机场,卢世璧仅仅用了一个小时。他也是这一次解放军总医院高级专家医疗队中最年长的一位队员。

  当医疗队抵达成都军区总医院时,已经是5月14日晚上11点30分了,而第二天早上不到8点,人们就看到了这位79岁老院士穿梭于病房的忙碌身影。

  “这个病人可以先继续密切观察,那个伤员要马上实施手术。”卢世璧一刻不停地忙着对伤病员进行分类医治。医疗队的专家们自动分成了两组,他们首先要做的是对成都军区总医院的每一名地震伤员进行筛查,从而确定病情的轻重缓急和伤情类型。

  “一个下肢被砸伤的患者被送到了医院,当时我们正在考虑是否需要截肢以保住患者的生命。经过卢院士等专家的会诊,他们认为还没有到截肢的程度,并提供了科学的治疗方案。”一直跟随卢世璧进行查房、会诊的成都军区总医院骨科主任权毅介绍说,正是在专家们的悉心指导下,这位患者不仅保住了生命,而且保全了双腿。

  卢世璧等专家们一面紧张地诊治着伤者,一面千方百计挤出时间来,向周围的人传授科学救治的方法。

  “大家都知道要先抢救危重伤员,但何为危重伤员?”5月17日下午,卢世璧关于地震伤救治的专业知识讲座吸引了大批医护人员。他从本次地震的特点入手,分析了此次地震伤的特点,并结合参加地震医疗救援的经验和已接触的伤员情况,从抢救、检查和治疗3个方面讲解了应注意的事项。

  “卢院士这一课让我们茅塞顿开,澄清了很多地震伤员救治的误区。”一位年轻医生听过讲座后说。成都军区总医院顾建文副院长告诉记者,“卢院士这样的专家来到我们这里,在业务上给我们指导,在技术上严格把关,让我们心里面顿时感到有底了。”

  “谢谢您,解放军的老专家”

  连日来,卢世璧院士在抗震一线每天都要看100多个病人。对每一个伤员他都亲自查看,以一腔真情让患者及家属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

  一位9岁的小女孩在地震中被砸伤了右脚踝,卢世璧在查房时亲自为小姑娘擦拭伤口,并鼓励她要坚强起来。女孩的母亲深受感动,流着热泪说:“谢谢您,解放军的老专家!”

  5月16日,刚刚过完20岁生日的四川绵竹市遵道镇翔符村村民杜家猛躺在成都军区总医院骨科的病床上。4天前的那场灾难,让这个年轻人的右尺骨鹰嘴及桡骨小头撕脱性骨折。

  16时,几位白发苍苍的教授来到了他的病床前,教授们不时拿起他的片子进行着讨论并询问他的感觉,最终为杜家猛确诊并制定了手术方案。专家们走后,杜家猛和父亲才知道,原来这些教授是从北京赶来的解放军总医院的专家,为首的就是我国骨科界的泰斗―――卢世璧院士。

  杜家猛的父亲没有想到,这些名医这么快就出现在自己儿子的病床前,并且如此细致地为儿子治疗。他追了出去,深深地向卢世璧鞠了一躬说,“我所能说的就只有‘感谢’。您来了,我的儿子就有救了!”

  像杜家猛这样在地震中受伤的患者,成都军区总医院已经收治了1000余人。(经济日报 曹红艳 通讯员刘泉)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