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WAP手机西岳清风网
情系信访不言悔—记湖南平江县信访局接待员吴告模
来源: 发布时间:2008-07-16 07:49
有人形容信访接待员的工作是“上班有人闹,下班有人缠,路上有人拦,家里有人烦”,但平江县信访局接待员吴告模把信访群众都当成自己的亲人,无怨无悔地在这个岗位上坚守了24年。吴告模小时家里很穷,是乡亲们无私的帮助让她家渡过了那些难熬的岁月,这让她终身难忘。帮助困难乡亲成了她终身的追求,踏上信访接待员这个岗位后,她更明白了肩上的分量。来访的人员多是一些身陷困境的群众,有古稀老人,有盲、聋哑人,有精神病患者。吴告模总是视他们如亲人,耐心倾听他们的呼声,热心帮其排忧解难。聋哑人老刘经常找吴告模,要求为他解决低保,但当时平江县还没有这个政策,老刘一来,吴告模就用笔和纸与他交流,有一次吴告模与他交流,材料纸就用去30多页,吴告模耐心地把政策一句一句在字里行间告诉他,化解了老刘心中的委屈。最后,老刘对吴告模伸出大拇指,表示自食其力去工作,不来上访了。

  今年1月28日,平江县梅仙镇玳璋村的孤寡老人何欢桃在生命弥留之际不停地念叨:“吴告模是个好人啦,是她的帮助让我多活了23年!”何欢桃,1935年出生,出生不久母亲就去世了,一场大病又让她自小就双腿萎缩,行动不便,一直靠父亲照料生活。1985年12月父亲去世,从此何欢桃无依无靠。她用手撑地,爬行了两天时间来到县信访局寻求帮助。了解何的遭遇后,吴告模立即掏出200元现金送到何欢桃手中,这对于当时只有56元钱工资的吴告模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吴告模拉着何欢桃的手坚定地说:“我一定会尽全力在最快的时间内给你解决问题!”之后,吴告模又背着何欢桃,将她送上回家的公共汽车。吴告模找了5位领导、6个部门,最终让何欢桃成为了五保户,住进了敬老院。逢年过节,吴告模总不忘要寄上钱和物或亲自去看望。

  2001年,吴告模收到一封以罗维新同志为代表的24位老同志集体来访信。这些老干部大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乡镇党委书记、区长,原来都在行政部门工作,后调到企业退休。企业由于大多破产,工资很低,有的工资还拿不到,药费报不了,生活十分困难。吴告模认为解决这些老同志的问题虽没有政策依据,但在情理之中,应当认真处理,不能让他们再流泪了。于是,她多方争取,最终,县委、政府为这些老同志每年照顾解决了部分生活费,缓解了他们的困难。

  大爱无言,大道无形。吴告模是一名普通的信访接待员,但她用爱心和责任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晴空。从事信访工作以来,她每年接待信访案件最少的有2000多人次,最多的7000人次。接待和帮助困难群众累计14万多人次,为上访群众买吃、付车费、给生活费,自掏腰包2万多元。(湖南日报 胡艺忠)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