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海军东海舰队航空兵某师隆重集会,追认舍己救人的海军大学生军官李锋为革命烈士,追记一等功。
今年“八一”这天,在温州市永嘉县的楠溪江,东海舰队航空兵某师军官李锋奋力将3名溺水同学推向岸边,自己却被卷入漩涡。他的遗体打捞出水时,人们发现他仍保持着双脚蹬水、双手托举的救人姿势,现场数百人潸然泪下。
军旗上有他从军报国的理想
永嘉县曾是当年红13军浴血奋战的地方。1982年3月,李锋就出生在永嘉县一个普通的职工家庭。
李锋的爷爷曾是红13军的老战士,父亲也是上世纪70年代入伍的老兵。孩提时,李锋经常缠着大人讲战斗故事,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光荣的士兵。
2001年7月,李锋考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入学时的军训,更增添了他对军营的向往和憧憬。打靶捡的16枚空弹壳,仍整齐摆放在书架上;军训穿过的迷彩服,一直珍藏在衣柜里。
李锋读的是信息工程专业,成绩优秀,大学4年,4次获奖学金,就业前景一片光明。身为杭州一家电子集团公司老总的大舅周陈顺早就提出,如果李锋愿意到他的企业工作,年薪可达20万。
面对如此诱人的待遇,李锋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军营。知儿莫过父。对此,李锋的父亲李熙明颇为自豪:“子承父志去当兵,我第一个支持他!”
经过层层筛选,2005年6月,李锋被批准特招入伍,成为一名海军军官。
穿上军装的李锋,很快适应了直线加方块的部队生活。他珍惜军旅生活的点点滴滴,甚至连被许多人视为枯燥乏味的理论学习,他都学得津津有味。同宿舍的战友何子明回忆说:“李锋每天总是很晚睡觉,我经常在睡梦中听见他沙沙沙的翻书声。”
李锋家乡离部队驻地只有1个小时车程,但当兵3年,他只探过3次家。今年春节前,为了让科里其他同志回家休假,李锋主动要求到师驻安徽某部工作组替班。
军营如炉,锻造着一块好铁百炼成钢;军旗猎猎,指引着一个青年才俊茁壮成长。2006年6月,李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军旗上有他精武建功的追求
今年4月,李锋顺利通过了全军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考试。战友们十分痛惜:如果不是意外牺牲,年纪轻轻的他年内就可以破格晋升为工程师。
李锋所在的部队,曾经诞生过“海空雄鹰团”这样叱咤风云的英雄团队,在抗美援朝和国土防空作战中取得过击落击伤敌机45架的辉煌战绩,创下过世界空战史上“八个第一”。
置身英雄部队,李锋始终有一种英雄情结。他在学习笔记扉页上写道:“飞行员要升空作战,地勤兵要维护战鹰,我要精武建功,无愧英雄传人!”
李锋从事的电子对抗专业,科技含量极高,在未来作战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让李锋既兴奋,又有压力。那段时间,他经常在办公室通宵达旦钻研业务。李锋牺牲后,战友们在帮他整理遗物时,发现书桌上摆满专业书籍,抽屉里有5本专业和外语学习笔记。
2006年间,李锋曾两次被派往国防科技大学和海军指挥学院培训。学成归来后,他提出在某型指控系统中增加各指挥节点及飞机、舰艇之间的互连互通,实现对海陆空情况全面掌握的全新设想;牵头研究开发某型雷达情报编辑系统;只用两周时间就胜任了通常需两个月才能担负的独立战备值班任务。年底,全师参谋业务比武,李锋被评为优秀“四会”参谋。
“后生可畏!”2007年4月,全军权威专家到部队征求某作战系统平台实际使用的意见,李锋斗胆提出数据传输方面的多项改进意见,令专家刮目相看。
李锋的意外牺牲,让东航某师师长魏华彬心痛不已——在他坐镇的作战指挥所里,李锋的战位是最让人放心的战位。有一次,雷达情报显示数据突然消失,李锋仅用2分钟就准确判断出故障原因,迅速启动备用设备,确保了演习顺利进行。3年间,李锋共参加过10多次这样的重大演习和演练。
军旗上有他赴汤蹈火的忠诚
26岁的李锋,生命的乐章正演奏着意气风发的旋律,却在今年“八一”建军节那天戛然而止。
那天,回乡探亲的李锋与麻伟民、朱建瓯、郑治安、余安恺等4名高中同学相约游览风景如画的楠溪江。大家约好晚上一起吃饭,为李锋庆祝入伍3周年纪念日。
下午3时,在永嘉书院附近江边,同学们嚷着要下水游泳。因部队有纪律,李锋没下水,还细心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同学们玩得兴起,越走越远。突然,他们脚下一滑,4个人瞬间被激流冲进深潭,慌乱中拼命挣扎呼救。
李锋听到呼救声,连衣服都没来得及脱,就纵身跃入深潭中救人。
李锋游到距自己较近的麻伟民身边,双手按着他的后背使劲往岸边推。李锋和郑治安、余安恺被湍急的水流冲到更远的深潭。李锋水性并不好,此刻,他奋不顾身游向余安恺,把他往岸边推。同时,大声提醒在水中拼命挣扎的郑治安:“不要慌,保存体力,我来救你!”
在附近施工的永嘉县渠口乡珠岸村党支部副书记陈修存和贵州籍民工杜建闻讯赶到,将一个破竹筏推入水中救人。他们先将奄奄一息的郑治安拉上竹筏,可是竹筏太破了,只见李锋用力推了几下竹筏,使竹筏加速朝岸边冲去。
这时,李锋已在水中拼了近20分钟,体力逐渐不支。当竹筏再次来救他们时,李锋憋足最后一口气,用力将余安恺托出水面……
100多位村民自发赶到江边寻找,会潜水的村民一次次潜入深潭搜救,可直到8月2日上午,才在石缝中找到已经牺牲的李锋。
8月4日,原本是李锋结束探亲归队的日子,近千父老乡亲从四面八方赶到永嘉殡仪馆,送别家乡英雄。数百个花圈从灵堂一直摆到广场马路边,许多村民采撷来一簇簇野山花,摆放在李锋灵柩前。
日前,东海舰队航空兵和永嘉县委、县政府相继作出向李锋同志学习的决定。李锋的热血,化为了八一军旗上的一片鲜红;李锋的名字,成为了温州人民心中一份温暖的感动。 (人民网-《人民日报》方立华 王朝武 徐 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