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WAP手机西岳清风网
一身正气廉洁一生追记空军装备部原政委高文廉
来源: 发布时间:2008-09-03 06:32
他在空军多个重要领导岗位工作20多年,从未在提升、调动、考学、分配之类的事情上“打招呼”;山西老家的8个兄弟姊妹及其13个子女没有一人沾过他的光。

他病逝的前5天,几度昏迷醒来后,第一句话就是交代家人代交最后一笔党费。弥留之际,他留下遗嘱要求家人:任何时候不给组织添麻烦。

2008年2月22日,空军装备部原政委高文廉走完了66年的人生旅程。人们对他的评价,正如一副挽联:一身正气令人敬仰,一尘不染千古流芳。

领导干部要带头把思想上的灰尘打扫干净

生前,高文廉常说:“不要一味抱怨有些地方风气不好,关键是我们这些当领导的自己要带头做好,带头把思想上的灰尘打扫干净。”

任成都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时,有两位团主官趁着参加党委全会的机会,晚上到家里给他拜年,临走时留下一个“红包”。高文廉发现后,立即让秘书退还。

处理完这件事,高文廉一夜没有睡着。他对来部队探亲的妻子说:“谁愿意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白白送人?干部找你办事先送礼,实际上是对你不信任,认为不给你好处不办事。我今天不收这个‘红包’,但赢得的是干部的信任,赢得的是人格尊严,立起的是党的形象!”

高文廉坚信这个最基本的道理,并坚守一个“铁规矩”:不收别人的任何财物。

空军装备部管钱管物的单位比较集中,特别是装备科研订货项目多、数额大。高文廉任空装政委5年间,有不少单位领导特别是私营企业老板找到他,希望承揽一些业务,对此他一概回绝,从没有向机关业务部门打过一次招呼。

有一年,高文廉家乡一个公司老板想通过他承包一项工程,多次带着礼物到他老家与其亲属“联络感情”。高文廉知道后,立即给老家的兄弟姊妹逐一交代:“别人给咱送东西大都有目的,千万不能收。”

不能借解放思想之名为己谋私

高文廉病逝后,按照他的遗嘱没有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但在空军总医院起灵那一刻,仍有500多人自发赶来为他送行。

“那天,看到很多人一大早来为爸爸送行,我彻底懂了他!”高文廉的女儿高萍眼含热泪说。

高萍早于父亲两个月到空装机关工作。高文廉到空军装备部任政委的第2天,就找到机关有关部门领导,要求落实上级规定的“回避制度”,让女儿离开机关。有人对他说:“高萍是先来的,你是后来的,谁也说不出什么。”

“大家都知道她是我女儿,她要做得不好,领导不好管她,我怎么去管别人?不能因为她一个人影响机关风气建设!”高文廉严肃而坚定地说。

当天晚上,高萍一脸的不高兴。她对父亲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您的思想还这么不解放……”

“我们再解放思想,也不能把党的政策抛在脑后,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更不能借解放思想之名,为私心杂念和违规行为遮掩呀……”高文廉和女儿的谈话一直持续到深夜。

在高文廉的坚持下,高萍很快调离了。后来,高萍又转业到地方,一时找不到工作,有人提出让她到空军装备部下属的天利公司上班,高文廉仍没有同意。

解放思想不做谋私之想,是高文廉一生的信条。他任空军政治部干部部部长时,在京西宾馆当医生的妻子秦雪珍,按有关规定要集体转业。

回家后,秦雪珍对高文廉说:“你当干部部部长这么多年,我从没有和你说过任何事,我自己这件事应该不难办吧……”高文廉想了半天对妻子说,“作为干部部部长,办这个事并不难;难的是,我不能用手中的权力办这样的事!”

有一次,高文廉和秦雪珍一起到上海看望病重的岳母,秘书给他买了两张软卧票。高文廉坚持要退掉一张软卧票、换一张硬卧票。他说老伴不够条件,不应该享受坐软卧的待遇。

领导职务越高,越得按章办事、公道正派

高文廉患癌症6年、历经3次大手术。为了方便和探视人员交谈,医护人员建议把沙发挪到病床边,可高文廉坚持不让破坏医院的制度,直至去世也没让动一下沙发,病房的物品始终按规定摆放。

按章办事、公道正派,是高文廉一生的处事准则。

有一年,空军院校在分配一批干部子女学员时,计划将领导干部的孩子都分到大中城市,而一些技术干部的孩子却分往边疆。时任空政干部部部长的高文廉看到院校上报的计划后,坚决予以纠正:“学员分配不能看家庭背景,而是要服从部队建设的需要,技术干部和领导干部的子女都要一视同仁!”最后,很多技术干部的子女被分配到北京、上海等地。

高文廉任成都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时,机关有个重要岗位空缺,一名干部托人找到高文廉,希望给予安排。从综合素质看,这名干部不太适合这个岗位,高文廉没有为各种人情所左右,建议党委使用了更合适的人选。他说:“领导职务越高越得‘按章办事、公道正派’。这8个字不能光讲在嘴上,关键是要落到实处!”

高文廉任空军装备部政委后,组织上推荐一名副处长担任他的秘书。高文廉第一次与秘书谈话时,就提出要认真执行“关于担任首长秘书的同志不得同时兼任机关部处领导职务”的规定。当时,有人给高文廉提建议,这个规定还在试行阶段,可以先等等再说。高文廉坚决不同意。最后,装备部党委按照规定免去了这名秘书的副处长职务。

高文廉的大姐有个儿媳,在空军装备部下属的一家军工厂工作。由于干的是放射性工种,大姐请求高文廉给工厂打招呼,给儿媳调换个岗位,高文廉一口回绝。他说:“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岗位,工厂也有合理的安排。咱把放射性工种推给别的工友,最起码从良心上过不去呀!”

面对记者,高文廉的大姐感慨地说:“要早知道这事让他为难,我说什么也不会向他提起的。他在北京工作几十年,从未为山西农村老家的8个兄弟姊妹及其13个子女安排过一份工作。”(新华网 孙茂庆、申进科、蔡绍伟)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