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时时抓,党的存亡系着它;哥妹同台来宣唱,廉政山歌传四方。”嘹亮的山歌,带着群众的赞誉,传颂在田阳四方……
近日,田阳县纪委监察局被授予“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是该县继2009年、2010年获中央纪委“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联系点先进单位”荣誉后,再次荣获国家级荣誉。
创建廉政文化品牌
丰富廉政教育形式
“我们就靠这些书和光碟,发挥廉政文化传播中心户的作用。”田阳县百育镇新民村中屯廉政文化传播中心户黄大东指着家里的廉政书籍和光碟说。田阳县纪委将廉政书籍、电教片、农业种养实用技术图书等收集整理后,送到廉政文化传播中心户,周边群众可随时前来借阅。
在田阳县纪委的引导下,中心户加强对村组干部的监督,义务开展廉政文化宣传,组织开展各类廉政文化活动等,使之成为村民廉政文化活动点、传播科技致富信息点、社情民意收集点、廉政建设监督点,增强廉政文化的辐射力。
以右江百里廉政文化长廊为依托,田阳县纪委着力打造“廉政文化传播中心户”、“廉洁乡村、清风田阳”乡土文化和“清风园”廉政教育基地三大品牌,不断增强廉政文化的亲和力和渗透力。
如今,全县已相继建立170个“廉政文化传播中心户”,畅通了社情民意反映渠道。聘请210名党员干部组建廉政文化宣讲团,结合开展“学习《廉政准则》,带动风清气正”主题教育活动,巡回各乡镇宣讲廉政文化和演出,去年以来共开展各类廉政文化活动80多场次。同时,还在县城中心广场等人群活动密集的场所,建立了16个“清风园”廉政教育基地,做到园园“有廉石、有警句、有格言、有板报”,有效营造了全社会崇廉倡廉的浓厚氛围。
开展“农事村办”服务
建立干群关系新机制
针对乡镇撤并和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存在的服务方式滞后、群众办事不方便、干群关系疏远等问题,田阳县创建并推广了“农事村办”服务群众新机制。近年来,田阳县纪委进一步规范“农事村办”服务、规范干部行为、规范办事程序,把群众的参与权、监督权纳入“农事村办”工作中。
在县设立督查组,对“农事村办”工作进行督查考评,考评结果作为村级办公经费发放和各单位创优评优的重要依据。聘请廉政监督员,监督“农事村办”运行。全县聘请廉政监督员130名,开展督查231次,纠正乡村党员干部和“农事村办”服务站人员不良现象82个
“以前我们农民想办点事,跑上跑下难找人、求来求去办不成,如今就可以在自己家门口的‘农事村办’服务站办成了。”田阳县新民村村民李仕宽说。
放眼田阳基层,干部行为与群众监督、干部办事与流程管理得到有机结合,干部作风明显改进,干部从“求我办事”变为“找你办事”,从“缓慢办事”变为“及时办事”。全县48个“农事村办”站点共为群众办理各类证件20多万本,发放各类补贴5000多万元,减轻群众负担132万元,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解决民生问题3.2万多件,推动了农村新发展。
实施基层党风“五个促廉”
扩大执纪惠民新成果
田阳县纪委坚持把“群众长期得实惠”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全面实施“维权护农促廉”、“内控管企促廉”、“规范校务促廉”、“端正行风促廉”和“社区民主促廉”五个促廉工程,全力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在开展“维权护农促廉”活动中,针对农民群众最关注、基层干部最容易出事的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问题,该县率先推行村组“三资”代理服务机制,实行资金委托代管、资产统一监管和资源联合协管。全县10个乡镇依托财政所先后委托代管村级集体资金1858万元,统一监管资产9900多万元,联合协管资源4.67万亩。目前,全县152个村的“三资”都能在阳光透明的机制中规范运行,还及时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268项。( 广西日报 记者 许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