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渭南市公安局临渭分局局长王存孝和他的英雄警队
来源: 发布时间:2012-11-05 07:48

    深秋时节,树叶由绿变黄了,随着阵阵秋风,飘洒而下,把大地铺成一片金黄。秋色秋景中,62岁的退休工人蔺松民在渭南市朝阳公园悠闲地散步。他说:“我早上在公园锻炼,晚上在公园听歌听戏。现在社会治安好了,很少发生抢劫之类的犯罪案件,白天晚上走到哪,心里都不会紧张害怕。”蔺松民的这番话,在阵阵秋风中传递着一种温暖。
    渭南市公安局临渭分局局长王存孝的心态,恰好印证了蔺松民这些普通百姓的感受。他坦言:“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我们正一步一步往好里干。”

    风清气正:一次调整提拔90名干部实现“三无”
    临渭区是陕西东大门渭南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人口98万,其中城市人口49万多,流动人口8万,50多万人聚集在一起,人流、物流、信息流汇成一体,为城市带来了今非昔比的繁荣和跃动。
    经济要发展,城市要长大,社会治安好不好,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人们选择宜居,选择投资的一种刚性要求。对占全市六分之一人口的临渭区来说,“临渭安,渭南安”一点也不为过。
    2011年6月,先在富平,后在大荔前后当了两县10年公安局长的王存孝,在人们的期许中,走马上任临渭公安分局局长。但现状明明白白地摆在眼前:一个全市民警最多的公安局,在全市月月、年年的考评中总在中下徘徊,老百姓指责的多、批评的多、不买账的多。在全省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中,连续两年掉入后10名,甚至倒数第一。民警压力大,走在同行面前灰头土脸。
    王存孝深知,要把一支队伍从低谷中带上来,关键要重拾信心,从严治警。他在与全局干警第一次见面会上,一口气说出四个“重”:“重整旗鼓,重塑形象,重振雄风,重铸辉煌”。不少民警这样评价:“说‘重’,不说‘再’,既表达了对前任的尊重,又表达了不甘落后的决心。”
    就拿从严治警来说,在社会多元化,关系多元化的今天,不少领导只是喊喊而已,得罪人的事很难干。但生性率直、敢于担当的王存孝不止一次地说:“我们破了那么多大案、要案,出了多少力、流了多少血,为什么得不到社会认可,得不到群众说好,原因就是个别干警的违法违纪行为使警徽蒙羞,这叫出力不落好。”
    针对队伍出现的违法违纪问题,王存孝和党委一班人反复研究决定: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一次性对5名违反户籍管理规定的民警进行了严肃查处,最重的给予记大过处分;对粗暴执法的两名民警给予纪律处分;对长期旷工的一名民警予以辞退。
    有人说,选准一个好干部,鼓舞人心,查处一个害人精,上下震动。临渭分局700余名民警着实对此体会深深。
    在采访中,不少民警对记者说起连提拔带调整“一次动了90多名中层”的故事。官无大小,是官就是“驾辕马”。如何公开、公平、公正地为科所队选准、选好一匹“驾辕马”,王存孝与党委成员形成共识,用良好的用人导向引领人、用好人、用活人。
    临渭分局有21个派出所,其中农村派出所11个,在城里的民警不愿到农村去,长期在农村派出所的民警又很难进城工作,甚至出现过农村派出所的正职要回城里要降职。
    为了体现公平的原则,今年元月,临渭分局党委决定,打破城乡界限,从工作需要出发,在城里工作的也要到农村去,回城的只要符合条件,该用就用,该提就提。在地处坡塬地区的崇凝派出所干了8年所长的梁伟,虽然在这次干部竞聘中表现突出,但一想到回城一下成了副职,有一种“失掉尊严”的落寞感。结果,他被调到城区的站南派出所当了所长。他感慨地说:“没送一分钱,没请一次客,没给领导说一句话,结果这么好,没想到。”
    公道产生力量。这次涉及90人的大范围选拔、调整,已经过去近一年了,至今没有一个人去告状、上访、投诉的。相反,全局上下风清气正,民警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积极性十分高涨,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市前列。
    以民为本: 200名民警拆迁现场笑对群众
    在临渭分局采访,听到最多的是“两个先导”、“四个一”的执法理念。
    “两个先导”就是在办理一般伤害案、侵财案件、经济案件中,要以最大限度地追回被侵害人的经济损失,最大限度化解矛盾为先导;在办理涉黑涉恶、以强欺弱的案件中,要以从重从快,以追求社会效果最大化为先导。
    “四个一”就是查处一起案件,化解一个矛盾,消除一个不安定因素,营造一片和谐。
    王存孝告诉记者,从实践来看,由于坚持了“两个先导”、“四个一”的执法理念,执法公信力,群众满意度都明显提升。
    今年4月,渭南历史上最大一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启动。区上有关领导要求临渭分局出动200名警力,现场维持秩序。接到指令,王存孝没有马上拍胸膛调动队伍,经过深思熟虑,他向区政府提出建议,首先要有法律依据,政府应该提前发出公告,张贴到大街小巷,使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区上领导愉快地接受了他的建议,组成了有土地、信访、公安、街办等单位参加的9个工作组,携带政府公告,进村入户讲政策,面对面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结果出乎不少人的预料。在这次涉及200多户、1000多口人、占地750亩的拆迁中,从早上7点到11点,100多台装载机争相轰鸣,现场没有一个群众站出来阻挡,事后也没有一个群众上访的,在现场执勤的200名民警没有一个人与群众发生过激言行。相反,看到老人小孩在现场围看,民警们面带微笑,走上前去,温和地提醒群众注意安全,注意灰尘弄脏衣服。
    说起这件事,王存孝颇有感触:“群众是最讲道理的。作为执法者,一定要有亲民、为民、爱民意识,有了这个意识和以民为本的执法理念,社会就会更加和谐安宁。这就是农村人常讲的,水安,鱼才安。”
    从严打击:一年打掉10个黑恶势力犯罪团伙
    “破案才是硬道理。一个地方黑恶势力猖獗,群众整天就会担惊受怕,怨气和矛头第一个就是公安机关。”这番话,记者几年前在大荔县采访王存孝时他这么说,几年后,对话在临渭区,他依然这么说。
    针对群众反映走在街上看不见警察,害怕包被抢,钱被偷。王存孝立即与其他局领导紧急会商:屯警街面,加强防控,让群众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车巡和便衣巡逻相结合,全力打压“两抢一盗”。效果很快显现,在大街小巷就抓获现行78人,破获刑事案件236起,抢劫、盗窃案件大幅下降,甚至出现连续几天零发案。
    今年以来,临渭区相继发生了“8.7”、“9.16”等5起抢劫杀人案,讯息传开,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刑警出身的王存孝带领刑警以“命案必破”的决心,连续奋战,相继将5起杀人案成功破获,今年13起新发命案全破,还将3起遗留的杀人案告破,命案侦破率达到100%,极大震慑了罪犯,熨平了群众的情绪。
    生活在临渭区的群众,总有一种感觉,黑恶势力太猖獗,动不动在重大工程建设现场和集贸市场封门堵路、寻衅滋事、强迫交易、阻挠施工,甚至棍棒相交。王存孝和他的战友们闻讯脸红了,坐不住了。位于市中心解放路有一个叫王金辉的人,纠集51名社会闲散人员四处作恶。王存孝听完案情后拍了桌子,“拿不下这个案件,我不当这个局长了。”经过周密部署,一举破获了以王金辉为首的涉案51人,作案86起的“7.11”特大系列抢劫、强奸、拐卖妇女的黑恶势力犯罪团伙,当地老百姓拍手称快。
    “黑恶势力不除,民心不安”。正是肩负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一年来,王存孝带领他的英雄警队,相继打掉黑恶势力团伙10个,抓获150人。在黑恶势力犯罪得到有效遏制的基础上,临渭公安民警乘胜追击,以“除恶务尽”的胆识和勇气,全警出击,对各类犯罪活动展开势如破竹的攻击,相继摧毁了一个涉及6省9区涉案40人的,长期从事生产、运输、储藏、销售假烟的特大经济犯罪团伙,涉案价值5300多万元;破获了专门针对出租车进行系列汽车租赁诈骗案,涉案金额达200余万元。截至10月底,全局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516起,逮捕犯罪嫌疑人722人,追捕逃犯357人,劳动教养57人,各项打击数字均高于去年同期30%以上,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营造了和谐安宁的社会环境,受到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陕西日报)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