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把人生献给钟爱的事业——记华县住建局房改办副主任张华颖
来源: 发布时间:2012-11-23 07:49

    2012年6月9日,对于华县住建局房改办干部职工来说无疑是沉重哀伤的,他们的好大姐、好领导——时年43岁的张华颖永远地离去了。短暂的17年间,张华颖把青春和生命献给了自己钟爱的事业。她走得匆忙,走得没能给曾经和她并肩战斗的同事们留下一句话。在父亲眼里“她是个工作狂”,在儿子的感受里“妈妈不爱我”,在丈夫看来“妻子的伴侣永远是工作”。但在同事们的眼里,“张主任是个负责公正的好领导”。
                          

    爱岗敬业勇挑重担 为钟爱的事业尽职尽责
                          

    房改工作是关系到城市居民工作和生活的一件大事,也是“民生工程”的一个焦点。在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积极做好房改工作已成为每个住建人的光荣使命。1995年11月,因工作的需要张华颖从县百货公司调到房改办,为了尽快让自己熟悉工作,她一边认真学习国家房改工作的方针、政策,一边积极参加省市两级的培训会,不断积蓄做好此项工作的能量,不断刻苦学习使她很快成为了单位的业务尖子,年年都被评为先进。2007年12月,38岁的张华颖因工作成绩突出,被提拔到房改办副主任的位置上,那一刻她深深地意识到,这既是她的骄傲,更是她肩上所承担的一份责任。2008年初,华县的房改工作正式启动。为了科学合理地做好这项工作,她在掌握中省政策规定的基础上,亲自到下岗职工和低收入城市居民中进行调查,并结合华县实际制定了《华县中低收入家庭收入认定办法》、《华县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华县经济适用房管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文件,为全县保障房建设、分配和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制度依据。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作能量的积累,久而久之她还练就了一身博闻强记的过硬本领,她往往不需要看报表、不看总结材料都能流畅有条不紊地将工作汇报得清清楚楚,常常赢得领导和与会者的称赞。她通过对国家保障房政策的深入研究,率先在全市实施了开发商先自行垫资建设,项目资金到账后及时归还的“先出后补”的创新模式,既缓解了县财政资金不足的压力,也有力地保证了华县保障房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由于太钟爱着自己的事业,张华颖多次耽搁了自己的病情早发现、早治疗的最佳时机。县房改办每两年会组织单位人员体检身体,可是她每一次都因工作忙而错过。2011年9月,单位组织干部职工体检,刚到医院张华颖却接到市住建局需要补交材料的一个电话,她立即驱车返回办理,错失了发现病情、及时治疗的最后一次机会。在采访中,曾给她治疗的主治医生告诉记者,如果张华颖早半年发现病情,早点治疗,那么她的病就不至于发展到无可挽救的地步。

 

    冲在一线忘我工作 处处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风采
                          

    拼命和不要命,是张华颖工作的生动写照。在房改办,张华颖主抓业务工作,负责保障房项目的各项工作。这些工作任务重、头绪多、时间紧,但她始终任劳任怨,时刻冲在第一线。常常是白天跑工地检查、跑单位协调、跑市上衔接,晚上加班加点准备材料,通常把所有事情处理妥当半夜才能回家。即使双休日也很少在家休息。在采访中,她的一位同事告诉记者,张华颖为了工作项目上的事情,不管刮风下雨经常带着一大堆资料奔忙在华县与渭南、西安之间,无论寒暑即便是那里的工作人员已经下班了,她都会积极联系省上、市上负责项目的同志守在门口一直到工作人员上班,直到把事落实好才放心地回去。而有时因为上级领导开会不能及时接待,她就等领导把会开完也要把工作完成,无论是什么时间、有多晚。有时实在时间紧迫,她周末就赶到市上相关科室负责人家里,软磨硬缠的完善项目上报和审批手续,她的执著和真诚打动了上级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本与她是工作关系的工作人员都因为她对工作的执著和认真最后与她成为了朋友。曾很多与她工作上有联系的同志看她跑得如此辛苦便劝她,一些项目的事情可以不必亲自跑,让下面的同志来就可以了,但她总是说,项目牵涉面广,我现场能拍板的事情就不麻烦其他人来回跑了。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华县抗洪时,张华颖带领同事在下庙镇滨坝巡堤查险,轮休几次,她都坚守在河堤上。在同事的再三要求下,她才同意休息。但回家的路却十分泥泞难行,当她徒步在泥泞中跋涉了30多里路到家时已是晚上9点了,还没吃几口饭,她突然想起还有个材料第二天要定稿,便撂下碗急匆匆赶到单位加班一直到凌晨。说起张华颖工作的劲头,县房改办主任刘鹏深有体会,在去年已是凌晨1点多的一个晚上,一阵电话铃声吵醒了他,接过听筒,却是张华颖告诉他当天的项目会材料已经准备好了,他才得知张华颖一直在办公室加班到深夜。刘鹏湿润着眼眶说:“张华颖大姐啊,这些工作完全可以先让下面的同志做个毛稿,她第二天来了再定也不晚,但她就是这么一个敬业的好同志!”
    2011年已是腊月二十九日,张华颖获悉,金钼集团棚户区改造项目资金没有到账,她清楚记得这笔款子在她多次催促下已经拨付了,可是问题会出在哪儿呢?她立即联系县财局国库股负责人了解情况,经查询才知因为账号出错退了款,她与那位负责人协商看是否可以立即将款项拨付到位。而那位负责人说已经是年三十啦,你不过年我还要办年货呢,年后再说吧。她再三央求说,现在工地的工人还等着发工资回家过年呢,咱咋能心安理得自己过年?在她的软磨硬泡下,该负责人赶在银行关门前办理了转款手续。
    今年年初,张华颖身体开始出现不适的症状,颈椎、肩膀、腰部经常疼痛,同事们劝她到医院检查一下,她笑称是累的,休息一下或按摩一下就好了。有时她的胳膊疼得抬不起来,甚至连头发都梳理不了,同事们看到她累成了这样还在为工作奔忙,便好心地边帮她梳理头发,边劝她去看看医生,她总说这段时间工作脱不开身,等稍微清闲些再去检查也不晚。
    4月26日,张华颖在去金钼集团检查保障房建设工作的路上病倒了,经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诊断她患的是肝癌晚期,无论是住院还是手术已经没有意义了。同事们这才知道,原来张华颖颈、肩的不断疼痛是肝癌扩散的反射现象。6月9日,她再次发病永远地离开了她为之热爱奋斗的事业。张华颖在家养病的一个月间,她仍一直牵挂单位工作,曾几次让爱人陪伴着到单位询问项目进展情况,对同事们在处理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各项问题都给予了耐心的指导。看着她支撑着虚弱的身体对工作还是如此尽心尽责,大家都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那是5月底的一天,已经躺在病床上难以下地的张主任还心系同事的入党问题,她专门打电话给单位领导,报告单位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表现,推荐其加入党组织。现在那位同志已成为一名预备党员,但她却没有看到那一天。张主任对自己、对亲人照顾不够,但对同事却是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有时与同事们加班到深夜,她就会把同事一个个送回家才安心回去。单位里有位年轻同事的妻子曾在华县一所民办高中任教,听说学校今年暑假就要停办,他的妻子面临失业。张主任知道后通过多方努力联系,最终为同事的妻子取得了参加华县另一所学校的招聘考试机会,如今那位同事的妻子也已到该校任教。张主任对同事的关心真如亲人一般……”回忆起张华颖点点滴滴小事,和她一起共事快20年的温军娜几度哽咽,眼泪直扑扑地往下流。
                          
    刚柔相济宽厚待人 以高尚的品格赢得人们的尊重
                          
    秉公办事,不徇私情。是大家给张华颖的评价。这也是张华颖对自己的工作要求。在采访中,张华颖的一位亲戚告诉记者,他曾想托张华颖买一套经适房让照顾照顾,而张华颖告诉他,你不用跑只要条件够了你就填表报材料,条件不够,再跑也不顶用,这种开绿灯的事情在我这里行不通。“虽然当时对华颖如此不近人情的拒绝很是生气,但是看到她确实是为公家秉公办事不徇私,所以也就理解了她,”他的亲戚说。与张华颖同住一个楼的邻居阿姨,按照住房条件可以买到一套经适房,但她嫌分到的房子楼层有点高,为了将4楼调整到2楼,她带着礼品找到了张华颖恳请她帮忙更换一下,张华颖耐心并坦率地说:“分房子的事是依据你的条件经过当众摇号现场决定的,如果我私下里给你更改了,一方面会使我的工作变为被动,更为重要的是以后群众对我们工作就失去了信任。”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劝说,使得那位邻居阿姨心服口服地接受了。
    李建国是张华颖父亲的一个同事,退休后与老伴住在农村,想在城里买套经适房,跑到张华颖家里请她帮忙。她详细询问了情况说:“叔,你家的收入已超过购买经适房最低标准条件不够。”李建国表示很理解,说办不到就算了。这件事却让张华颖的父亲很难堪,但从这件事情上父亲读懂了女儿无私公正的一面,在老父亲的内心深处也为有这样的女儿而自豪。
    2011年,该县西关街46户廉租房分配时,她请纪检、监察、公证处等单位莅临监督,采用现场公开摇号的办法选房,做到公开、公正、公平,群众十分满意,无一例上访事件发生,在老百姓心中留下了很好的口碑。

    张华颖兄妹四人,三人都在徐州、南京等地,只有她在华县父母身边。本该她照顾父母,但十多年来却都是父母照顾她,为她做饭洗衣服,她的孩子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全由父母和丈夫照顾。张华颖的丈夫曾经营房屋建材小生意,本来按照妻子工作上的便利完全可以帮得上忙。但是张华颖却坚决杜绝他染指任何与她工作相关的生意。不久张华颖的丈夫去了徐州,与那里的亲戚做生意。说起这段回忆,张华颖的丈夫默默的流着眼泪低声说:“她真的很傻,其他的工作我都能理解,唯一没想到的就是她因工作却对自己的身体是如此的不珍惜。我当年之所以让儿子选择考入徐州生物工程学院,就是因为自己在那儿打工,方便照顾孩子,让她能安心地工作,现在没想到她这么早的离去了。”
    记者了解到,整日为他人住房奔波的张华颖一家至今还栖身于父母亲家中,没有属于自己的一房一瓦。张华颖的儿子说:“今年4月24日放假3天回家,尽管妈妈连续3天打电话给外爷说要带我回家看看,但她24日赶写了一天材料,25日又去西安衔接项目,26日去检查棚户区改造,之后我在返回徐州的路上,得知妈妈突然病倒了。我在家3天,妈妈与我说话时间很短,连我喜欢吃的饺子都没有时间给我包。而那次却是我见到妈妈的最后一面。”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