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见到工作中的白国轩,精气神十足,很难把他和一个患脑瘤16年、做过三次开颅手术的病号联系起来。“我从来没把自己当一个病人,我就是一个平常人,也没做什么值得写在报纸上的事儿。”白国轩这样评价自己,“我希望自己能做到‘有所作为,也有所不为’。”
白国轩是河北廊坊市纪委纪检监察员,在纪检监察工作岗位上已工作了24年。谈起十几年前的病痛,白国轩心里依然不能平静。对他来说,那场噩梦虽然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却更加坚定了他的人生信念。
1996年3月,32岁的白国轩被查出患上了脑瘤。“我不能让病魔击倒!”白国轩选择了开颅手术。
捡回一条命的白国轩仅仅休息了3个月,便重返工作岗位。然而,脑瘤再次复发,白国轩又接受了两次开颅手术。但每次手术后,白国轩总会第一时间回到单位工作。他说:“一上班就什么病都忘了。”
“领导特别嘱咐过,老白身体不好,别让工作压得太累,要多照顾他。”廊坊市纪委办公室主任刘海军说,但老白却从未要求过任何特殊照顾,还主动承担了科室里任务量最大的信息编报工作。由于脑部的创伤,白国轩的记忆力和精力大不如前。但他从没有松懈,工作上有什么新政策、新知识,他都积极学习。
2008年,廊坊市纪委监察局成立电子监察室,安排白国轩负责。对这项白手起家的创新性工作,许多年轻人都有些挠头。白国轩不分昼夜,带领其他同志查资料、搞调研,奋战半个多月,制定出了近2万字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规章制度。
白国轩所在的科室,负责对全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明察暗访,以及政府采购监管、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等工作,在有些人看来这是个“肥差”。可白国轩从未在这份“肥差”上谋取过任何私利。
河北省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廊坊市准备将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窗口人员各种违规行为制成专题片,在全市警示大会上播放,白国轩负责的电子监察室成为“焦点”。会议前夕,一些违规单位和被抓拍到的工作人员到处托人找他求情,但都被白国轩拒绝。有人说他太固执、不通人情,可白国轩说:“纪检监察干部就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这样才能对得起‘忠诚卫士’这个称号。”
一次办公用品集中招标采购,参与竞标的企业非常多,竞争异常激烈。在专家评委评标过程中,白国轩发现采购方有指定竞标企业的倾向,立即向专家评委提出暂停对该企业进行评标的建议。企业负责人送来了红包,白国轩严词拒绝,最终该企业被取消了竞标资格。
一边坚定地拒绝利诱,一边却是现实生活的困境。其实,白国轩家境并不富裕,三次开颅手术欠下了巨额医疗费。面对这样的状况,有人就说,老白有点“傻”,稍微变通一下,生活可能就不用发愁了。白国轩却说:“不该拿的钱,一分也不能拿。”
历经三次开颅手术,白国轩从未因病耽误工作;从事纪检监察工作24年来,他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在人情和利益面前从未低头。2011年6月,白国轩荣获“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同年被授予“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