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锻造雄鹰思想之翼——记空军航空兵某团“霹雳中队”飞行一大队教导员蔡皓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3-11 08:12
    有这样一支飞行大队:近年圆满完成30多项重大任务,开创了首次击落无人机、首次击落巡航导弹、首次实施海上精确打击、首次精确摧毁实体雷达等多个空军先河,核心军事能力名列前茅,被誉为能打仗、打胜仗的“空中尖刀”。

  飞行大队中有这样一位长期“沉默”在大队光荣榜的幕后英雄:他紧贴飞行大队实际学习实践党的创新理论,为雄鹰翱翔蓝天锻造着坚强的“思想翅膀”。

  他,就是空军航空兵某团“霹雳中队”、飞行一大队教导员蔡皓。“信念坚定、精通飞行、善于学习、真诚坦荡”,谈及蔡皓,飞行员如此评价他,并亲切地称他为“书记”,信服之情溢于言表。

  不让飞行员带杂念升空

  春节收假第一天,湘乡大地乍暖还寒,记者跟随蔡皓参加了飞行员组织的社会热点辨析讨论。当谈到空军飞行员的时代价值时,讨论一下热闹起来。

  “一样跑道,两种待遇”、“真不如趁早‘转会’到民航有价值”……一名飞行员半开玩笑的话,引起了大家不约而同的沉默。一时间,一种消极情绪在屋子里悄然蔓延。

  蔡皓见状,立即说:“这个问题提得好!那我反问一句:你若‘转会’,身价多少?”

  “怎么也得上百万吧。”那名飞行员笑说。

  “上百万?你也太小看自己了吧。国家培养一个战斗机飞行员,折合黄金,得是你的体重好多倍。”蔡皓不失时机地启发思考:“其实,空军飞行员的价值,又怎能用金钱去衡量!国家民族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大家的保驾护航,这是一笔大账。”

  “书记说得对!追求决定高度,高度决定价值。军人的价值,在于光荣的‘使命’。”那名飞行员庄重地说,“我们是蓝天卫士,是为国家利益而飞。严格地说,不是我们羡慕民航,应该是民航羡慕我们。”

  蔡皓几句及时巧妙的点拨,屋子里的气氛,顿时又热烈昂扬起来。

  “在一大队,像这种随机的思想动员把关,很常见。”大队所在团政委王六顺告诉记者,十八大召开后,蔡皓针对飞行员学历层次高、思考问题深刻等特点,把十八大精神划分为10多个理论课题,每个飞行员重点准备一个,届时登台发言,共同辨析。

  “飞行员万里挑一,高学历、高智商、情商高,让他们讲思想政治课,我来负责把关定向,既调动了飞行员学习创新理论的积极性,又在无形中消除思想疑惑,事半功倍。”蔡皓说,此次社会热点讨论,正是其中一个课题的延伸。

  蔡皓说,作为飞行大队的“党代表”,他的首要职责就是用党的创新理论强健飞行员的思想翅膀,绝不能让飞行员带着一丝思想杂念升空。

  思想力量渗透到每个飞行场次

  起飞降落、搜索发现、跟踪格斗……春节前夕,一场激烈的“空战”在飞行模拟教室落下帷幕。交战双方,一位是该大队“金头盔”飞行员孙丰海,另一位竟然是他们的“蔡书记”。

  记者好奇,查看战绩:虽然孙丰海胜出,但有几个回合竟然被蔡皓“KO”!

  “真可以啊!书记,你这几招是从哪学的?”记者追问。

  “我哪有什么招?只不过熟悉了他的套路罢了。”蔡皓说。

  孙丰海后来向记者透露:模拟空战中,蔡皓有时像一面镜子,像一个“干扰条件”,能照出平时自己看不到的弱点和缺陷,使自己更加客观冷静地认识自我。

  “刚上任时,因不熟悉飞行,蔡皓也闹过笑话。最囧的时候,讨论专业问题他只能枯坐。”团长李立回忆说,“我当时安慰他,术业有专攻,不要碍面子,要积极‘靠上去’。”

  “靠上去”的过程并不容易。蔡皓先从航空理论知识、飞行基础知识学起,遇有不懂的,就虚心向飞行员请教;每次飞行之前,他都预先熟悉相关知识。如今,球形机动、置尾机动等专业术语,在蔡皓眼里,都变成了一幅幅直观的画面。

  采访中,不少飞行员向记者“爆料”:每次飞行归来,蔡书记不仅能与他们分享空战细节的得与失,而且还对他们进行思想、技术、心理的提醒帮助,真正把思想的力量,渗透到了每一个飞行场次、每一个架次。

  “书记不但是大队全面建设的领路人,而且是我抓飞行训练的好帮手。”大队长马刚介绍说。

  空军赋予大队战术组训模式改革试点任务后,蔡皓认为这是思想政治工作大发展的好机会。一番调研学习后,他与几位飞行大队教导员一起向上级提出了“飞行训练政治工作信息化管理”的构想,先后提出了增加栏目、细化内容、明确标准等15类74项具体的改进升级意见。这套新系统的使用,使飞行训练政治工作告别了口问目测的粗放时代,走上了摸底把关精细化、计划制定科学化、飞行跟班流程化、信息共享实时化、资料建设便捷化的新路。

  把飞行员当家人

  2011年盛夏,一个深夜,蔡皓房间电话突然急促响起。

  “教导员,我小孩高烧不退,你快帮我出个主意!”由于丈夫在外驻训,一名飞行员的妻子焦急地给蔡皓打电话求助。

  蔡皓马上叫车送孩子去医院,经一夜奔波,患上急性肺炎的孩子,病情得到控制。回到宿舍,天已大亮,疲惫不堪的蔡皓却难以入眠……

  第二天,蔡皓制作了一个“蔡皓名片”,正面印有“你们是飞行员永远的牵挂”、“家属们辛苦了”等温馨话语,背面印有自己的办公电话和自己24小时开机的手机号。

  “蔡皓是我们的领航人,更是我们的好兄弟。”飞行员殷康告诉记者,日常生活中,不管飞行员本人,还是飞行员家人,只要有事找他,不管再难再晚,他都会尽心尽力处理,飞行员家人也养成了有事找蔡皓的习惯。

  有人提醒蔡皓:俗话说慈不掌兵,你跟飞行员太讲感情,能不能带出关键时刻听招呼用得上的队伍?

  蔡皓的回答简单有力:只要真心把飞行员当家人,把飞行员的事当自己的事,就不用担心带不好队伍。

  去年冬天,一场复杂环境下的空战对抗训练结束后,大队长与蔡皓抽查飞行员“自评”情况时发现:个别老飞行员的飞行状态保持不好,飞参判读喜欢“打擦边球”。对此,有人劝蔡皓:都老同志了,该怎么做心里有数,有时“放一放”没大碍。

  “平时弄虚作假,战时谈何打赢”、“越是老同志越要树立榜样”……正式处罚前,求情的人都被蔡皓一个个驳了回去。

  后来,在蔡皓的提议下,大队先后组织了“‘面子’重要还是战斗胜利重要”、“如何才是真有‘面子’”等讨论,最终,老飞行员心悦诚服地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敢于较真碰硬,实际上是对飞行员的真爱护。”师政治部主任钱宏伟打心底赞赏蔡皓的较真精神。

  当教导员的几年,蔡皓坚持从点滴小事严起抓日常养成,培养飞行员严谨正规、令行禁止、按章操作的作风。截至目前,一大队已连续61年保证飞行安全,已连续20年保持先进,大队党支部连续4年被总政、空军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各项建设始终走在部队前列。(法制日报)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