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搭起特殊“生命专线”——记国家电网淄博供电公司李国成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3-21 08:20
    在国家电网山东淄博供电公司,有三条特殊的“生命专线”,这端连着电力员工的爱心,那端连着老百姓的感激。这条生命专线的发起者叫李国成,今年2月底刚被提拔为淄博供电公司临淄客户服务室副主任。

  事情要从10年前的一个电话说起。

  2002年11月的一天傍晚,淄博供电公司张店供电部配电班电话突然响起,值班员李国成赶紧接起。电话里,传来一女士带哭腔的声音:“你怎么能停电呢?我家里有病人啊!”李国成心头一紧,连忙问:“你家住哪里?”“在淄博市第三医院职工宿舍。你们赶快来吧!”对方央求道。

  “你赶紧打电话给医院物业公司,我们马上就到。”职工宿舍用的是医院自备电,不是张店供电部的直供用户,不在配电班直接服务范围,但李国成没有推诿,放下电话就和同事往现场赶。

  现场情景让李国成傻眼了:一年轻女子躺在床上,脸已经被憋得青紫,她妈妈正在旁边发疯似地捏着输氧用的皮球。

  原来,女孩叫项琳璐,刚18岁,一年前患了罕见的“多发性肌炎”,最近病情加重,完全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女孩的母亲告诉李国成:“一停电,我就得赶紧捏皮球,捏皮球孩子痰就多,脸憋得青紫,随时都可能丢性命。”

  经李国成们的努力,电很快恢复,项琳璐脱险了。但这一幕却让李国成刻骨铭心,第一次认识到电对生命如此重要。“一定要帮帮这个孩子!”

  李国成向领导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给孩子架“双电源”。所谓双电源,就是除了原来的供电线路外,再从另外一个变压器接一条线,可以确保一条线路出故障时,另一条仍能继续供电。张店供电部领导十分支持。从变压器到项琳璐家有300米,配电班16名职工自掏腰包凑了2000多元买电缆等材料,张店供电部垫了一部分。李国成领着几名同事,加班加点,很快就架起一条“生命专线”。

  2010年9月10日,琳璐不幸去世。李国成和同事们赶到项家,递上2000元捐款。项妈妈感激地说:“孩子得病期间,正是有你们和社会上许多好心人的关心支持,才使我们生活有信心。这笔钱就作为你们供电公司成立的‘善小’志愿者协会的基金吧。还有,孩子留下的这些医疗设备价值20多万元,也捐给协会,再去帮助别人吧。”

  李国成用项妈妈退回的2000元捐款,做了3只应急电源箱,配备在营业厅,一旦哪家病人有急用时,就把应急电源箱送上门,一次可以带动呼吸机工作两个小时。他从这件事上得到启发,专门建了一个用电特殊客户档案,以备随时提供应急供电服务。现在,档案里的特殊客户已有46户。

  就在项琳璐去世不久,一位叫李桂芹的大妈到客户服务厅求助。7年前,她老伴在一次车祸中被撞成高位截瘫。李大妈说最难办的是老伴离不开气垫床,一旦气垫床没了电,极易长褥疮。李国成了解到情况属实,立刻报告领导,领着几名员工,架起第二条专线。从那儿以后,他又成了李桂芹大妈家的常客。

  陈宗明是淄博市张店区南定镇前南定村农民,也是全身瘫痪,只能靠呼吸机生存。去年底,家人商议将病人接回家。为了确保家里24小时不断电,他们向南定供电所求助。李国成领着几个“善小”志愿者,忙碌了两天,终于又架起了第三条专线。

  为了确保这几条“生命专线”持续不断电,淄博供电公司要冒着极大风险。停电检修时,两条线路只能停一条,操作中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到检修工的生命安全。所以,每次检修与专线相关的线路时,供电公司都要反复准备、检查。

  10年来,除了这三条生命专线,李国成的善举温暖了一颗又一颗心:孤寡老人徐星兰、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女孩志远、敬老院的上百位老人、聋人学校的孩子……他的事迹传开后,“李国成”三字成为淄博供电公司的一张名片,所在班组也被山东电力系统命名为“李国成彩虹工作室”。(人民日报)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