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千里援藏写大爱:陕西省第六批援藏干部领队、阿里地区行署副专员田建文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7-09 08:17

  “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这是歌曲《江山》中的经典词句。
    我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领队、阿里地区行署副专员田建文由衷地欣赏这首歌。他在生活里聆听、在工作中借鉴,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地拨动出动听的和弦。

   “看到人民有苦有难,我心里过不去”

     噶尔县扎西岗乡典角村坐落在群峰间的一片开阔田地,几排崭新的藏式二层小楼在苍茫大山之间格外别致,屋顶上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这一切使这个高原小村庄表现出从未有过的现代。
    田建文第一次到这里是两年前的秋冬相交之季,当时,整个村庄没有像样的房子,孤寡老人益西卓玛住在一间不足8平方米的土坯房内,四面透风,床上铺的是编织袋。看到这一切,田建文内心受到很大震撼,当即拿出身上仅带的1500元钱,留着泪塞给老人,要她赶紧买些保暖用品,并承诺:“等开春了,我带人来给你盖新房子。”老人颤抖着嘴唇,伸出大拇指,不断地朝田建文说着称赞的话。“老人已经不能自食其力了,我们就应该想办法帮助老人家。”田建文说。
    在入江寺蹲点时,田建文了解到村里有一位双目失明的老阿妈靠儿子刻尼玛石的微薄收入艰难度日,立即寻访而至,当场资助1000元钱。母子二人当着众人的面就要下跪,田建文连忙拉住他们,他说:“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够,让你们受苦了,我感到愧疚。请你们放心,党和政府一定帮助你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噶尔县加木村原来有3名孤儿,日子过得很艰辛。2010年9月22日,田建文在此与村民们共度中秋,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即带领村党支部书记白姆去寻找。有人说饭后再去也不迟,田建文黑着脸说:“这饭我吃不下!我们在此过节,有吃有喝,他们有没有,我们谁知道?”找到3个孩子后,田建文为他们送去了月饼、酥油茶、风干牛肉等食品和1500元钱,并要求白姆:“他们有什么困难,你要及时与我联系,我会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从此,加木村不再有孤儿。
    三年时间里,田建文是哪里偏远就去哪里,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把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切切关爱融于一言一行之中。

  “我们来援藏,为的就是谋发展”

  “我们来援藏,为的就是谋发展。”田建文狠抓发展不放松,带着我省第六批援藏干部确立了“改革创新,发展边疆经济;艰苦奋斗,建设第二故乡”的援藏理念。
    农牧民要养牛羊,缺的是什么?要脱贫致富,需要的是什么?一连串的问题既现实又艰难。经过深入调研,田建文总结出了制约阿里地区畜牧业发展的最根本问题——缺乏牧草。“发展牧草,就是发展畜牧业,就能带动牧民致富。”他从源头着手,在典角村扩种2万亩紫花苜蓿,以缓解饲草缺乏。“有了草料,我们养牛养羊就好办多了。”牧民普布次仁今年仅养羊就增收了2.8万余元,说起话来脸上泛着红光,“我知道这草是一个叫田建文的援藏干部种的,我们多挣了钱,真得好好感谢他。”
    基层调研中,田建文发现札达县底雅乡的气象、水温适合种植苹果。“我们经常谈发展,可发展的途径到底在哪里?我认为,在底雅乡种苹果就不失为一种发展方式,种好了,整个西藏都能吃上优质的本地苹果。”他说到做到,2011年从陕西引进了四个品种600株优质早熟苹果品种,在底雅乡试种成活率达95%。为了保证苹果安全过冬,近期他又作出详细安排,要求加强管护,给苹果树“穿衣服”、“输液体”。这些苹果树明年就会挂果,阿里地区没有本地苹果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
    田建文做事,既重开头,也重过程,更重结果。在投入4300万元对全在投入4300万元对全地区48所中小学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改造项目实施期间,他亲自到各个工地跑了4个来回。一名施工人员老看见田建文到工地来,以为他是送材料的司机,埋怨说:“你们不要说路途远,这材料要是送得慢了,冬季到来前我们就完不了工。”一句话提醒了田建文,他找到了施工进度慢的症结,狠抓材料运输,各项工程在规定时间内竣工并验收,确保阿里地区顺利通过了“两基”国检。
    做好招商引资,也是田建文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三年来,他共为阿里地区招商引资项目22个,资金7451万元,其中,旅游开发项目1500万元,西藏阿里大酒店项目1010万元,地区郎久地热电站开发项目800万元。投入援藏资金2800万元,打造中尼边境口岸,这一项目引来了国家商务部近11亿元的投资。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如狮泉河水;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利益重如冈底斯山。”田建文的笔记本扉页上,写着藏族同胞盛赞孔繁森的这副对联。行如所思,田建文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援藏干部的神圣使命,他说:“只有为西藏人民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才能对得起援藏干部这个称号。”(陕西日报)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