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清正勤廉,做好老百姓的理财人:记大荔县财政局赵西鹏同志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7-25 08:24
    “我是一名财政干部,手里握着的都是广大农民的血汗。”这是赵西鹏经常说的一句话。虽然不是什么豪言壮语,却时刻体现着一名财政干部朴实的精神风采,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对基层财政工作的那份执著、那种勤奋、那种热忱、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快要跨入不惑之年的赵西鹏,参加工作已经有17个年来头,几乎把自己的全部青春全都奉献给了大荔县的财政事业。虽然经历过不同的岗位,但他始终以一名中共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满腔的青春热情谱写着一曲曲赞歌,他用自己的无私奉献奏响着为民理财的凯歌。凭着扎实的业务知识、执着的敬业精神和科学的工作方法,充分发挥了一名优秀基层财政干部的模范作用,用自己质朴坚守的工作态度,为青年财政干部树立了勤政廉政榜样,为大荔县财政事业默默贡献。责任和使命这不是他的“口头禅”,但他却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是财政队伍年轻人的楷模,也是新时代财政干部的典范。

  政治业务学习不放松,思想技能双提升。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干部,身在财政这样一个要害部门,如果没有坚定的思想信念做支撑,很有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赵西鹏同志从参加工作伊始,就把坚持政治学习放在干好工作的首位,不论工作有多忙,政治理论学习从不放松。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强化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他很好的与工作实际相结合,以用促学,学以致用,不仅很好的提高了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而且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有了坚实的政治思想作保障,赵西鹏将有限的精力又都用在提高业务能力上。自从参加工作以来,虽然都是在财政部门,但是接触到不同样的业务领域,每到一个新的岗位,他都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从零学起,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勤学善思、不耻下问。1996年7月毕业于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管理工程系城市金融专业,取得大专学历;为了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他再接再厉,2002年9月至2004年7月,被县财政局作为首批优秀年轻干部选派到西北大学社会科学系财政专业进行了为期2年的脱产进修学习,获得了学校颁发的西北大学结业证书;2007年3月至2010年1月参加西安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3年在职学习,取得大学本科学历。同时注重学以致用,学以促用,先后在《中国财经报》上发表了《财金联手让百姓更省心、放心、贴心》、《陕西大荔县发放惠农资金3.95亿元》,在《西部财会》上发表了《陕西省大荔县健全四项机制提升惠农资金管理绩效》等文章。

  通过不断强化政治业务学习,使得自身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所以不论干什么工作均能出色地完成任务,这与他多年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分不开的。

  公开公正办事,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

  “基层财政部门,尤其是作为一个农业大县的财政干部,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最朴实的农民,当你将一批批惠农资金发放到他们手中的时候,他们会感激你一辈子。”“我时常在想自己为他们做了什么?只不过是将这些政策送到他们的手中而已,却受到他们这么大的感激,我还有什么理由不为他们守好这份财。”每次有人问及赵西鹏为何如此卖力的工作,他都是这样激动的回答。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前期调研的帷幕拉开,充分证明了他这样勤恳干部的不可多得。参加工作以来,岗位平凡虽然,但他却始终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时刻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工作。

  在担任基层财政部门不同岗位上,他都是兢兢业业、建树颇多,每年纷繁复杂的年度财政收支综合预算草案的编制和分析,他都是严思缜密没有丝毫差错;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国有粮食企业各项政策,严格核查国有粮食企业亏损及呆坏帐,为企业争取扶持资金、提供技术信息支持;利用进修时所学知识,刻苦钻研,研究设计出了计算代扣个人所得税便捷的计算公式并在全县推广,提高了计算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彻底解决了县卫生局、教育局和移民局等个别委派单位遗留问题;探索制定了《大荔县会计局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电算化会计岗位和工作职责》、《会计电算化日常操作管理办法》等多项管理制度。

  赵西鹏同志从2002年被组织任命为大荔县企业财务管理所副所长,成为财政局中层干部,开始了独挡一面的锻炼。2008年通过竞争上岗成为大荔县财政局机关股(所)长,感到担负的责任更加大了,对自己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了,尤其是这几年担任大荔县财政局一折通管理办公室主任以来,赵西鹏更是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保证了全县各项惠农补贴资金高效安全发放。这期间他不断对惠农资金发放管理改革进行探索,针对国家惠农政策调整和农村户籍变化带来的“一户多折”问题,在全县指导开展“一折(卡)通”归卡并户工作,为全县16万农户统一更换了标志明显、全省通存通兑的“惠农一本通存折”,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也为惠农资金信息化统一发放管理提供了基础保障。在他的积极推动下成立了渭南市首家惠农资金管理支付中心—大荔县惠农资金管理支付中心,实现所有惠农资金日常化管理、网络化发放、动态化监管、实时化查询,保证了政策落实和资金发放到位,维护了群众切身利益;积极协调县有关部门,扩大了惠农资金发放范围,目前全县纳入“一折通”发放范围的惠农补贴达到27项,通过县级惠农资金集中发放平台发放的惠农补贴资金超过4.6亿元,让广大农民的脸上有了更多的笑容。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大荔县惠农资金管理支付中心成立及惠农补贴管理改革有关情况,受到了陕西省电视台、全国财政新闻联播陕西频道、陕西省人民政府网、陕西信合网、渭南市人民政府网、西部网、西岳清风、渭南日报等网站和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进一步扩大了大荔县惠农资金管理改革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

  牢记宗旨,坚守底线,增强作风“抗体”。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让我们这些干部都暴露在阳光之下,做为一名青年党员财政干部,更要经受的住诱惑,守好底线。”多年来,赵西鹏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对待工作,凡是违返原则制度的事情坚决不办,善于并敢于同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做斗争;对待手中诱人的权力,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不以权谋私;对待家人朋友更是严格要求,切实把好廉洁关。

  作为基层财政部门干部,其自身素质如何,对整个队伍的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党员看干部。如果干部在遵纪守法,坚守道德底线上给大家做出榜样,那么群众就会效仿,单位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风气。赵西鹏说,作为一名党的干部要管好自己的“五官”。管好嘴,不大吃大喝,不说大话空话;管好手,不收、不卡、不要;管好腿,不跑官要官,不走歪门邪道;管好眼睛,不攀不比,不随波逐流;管好耳朵,不信谣言,不受说情风干扰。他牢记党的宗旨,遵守党纪国法,坚守道德底线,清政廉洁,一身正气,为青年干部树立了榜样。

  在工作作风上,他朴实勤奋,平易近人,谦虚谨慎,特别是对年轻同志,总是悉心指导、积极引导和热情帮助;对于前来办事的群众,他总是拿出百分百的热情去接待、平和诚恳服务。长年的学习积累和不同工作岗位的锻炼,锻造出他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财政业务中几乎是多面手,哪方面遇到难题,他都能积极协调关系,妥善化解矛盾。

  默默的付出总会换来回报。赵西鹏同志先后被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评为“1998年度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先进个人”、被渭南市国有资产管理局评为“1997年度统一报表先进个人”、“1999年度统一报表先进个人”和“1999年度产权登记先进个人”,连年被县财政局评为“财政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信息员”,撰写的《陕西省大荔县健全四项机制提升惠农资金管理绩效》一文,荣获“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优秀理论成果特等奖,他所负责的大荔县惠农资金管理支付中心被渭南市财政局评为“2012年度惠农补贴资金发放方式改革先进单位”、一折通管理办公室被县财政局评为“2012年度先进股室”。

  赵西鹏同志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的青年财政干部,始终坚持立足平凡的工作岗位,无私奉献,践行了一名新时期优秀青年所具有的砥砺奋进的工作激情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树立了基层财政干部廉洁理财、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尽情的挥洒着自己的青春,干出了平凡而又卓越的成绩。(大荔县纪委宣教室)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