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宁波:纪检监察干部冲在抗洪救灾第一线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0-22 08:19
    他们,关键时刻豁得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纪检人的责任;

  他们,危难来临冲一线,抢救遇险群众,把自己安危抛在身后,在洪涝面前,用奉献诠释了一名纪检人的职责;

  他们,尽心尽职,冲锋在前,并把这种力量传递给每个与他们并肩作战的人;

  面对台风“菲特”来袭,面对重大灾害威胁,宁波市各级纪检监察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勇于担当,率先垂范,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全力奋战抗洪救灾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着“ 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 ”的宗旨誓言。

  在这里,我们讲述的是宁波这些可亲而又可爱的纪检干部的感人故事。 

  镜头一:这些人,当群众遇到危险的时候,他们毫不畏惧、冲在最前面

  10月7日上午8时,姚江水位暴涨,余姚市凤山街道位于姚江边的四个行政村告急。“筑坝!”一夜没睡、在街道值班的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蔡亚红开始猛打电话,联系麻袋、沙土等急需物资和抢险人员。

  蔡亚红打电话给凤山街道辖区内一家名为“众联建材”的企业,她简要说明情况,对方二话不说便应承下来。蔡亚红和街道干部、村干部赶到现场时,沙土和人员已全部到位,大家冒雨装沙包、扛沙包,齐心协力筑起一道防护堤坝。

  “李湾水库不行了,水已经溢出来了”, 10月7日深夜群众打来求助电话,鄞州区鄞江镇纪委委员李晓明立即冒雨赶赴出现堤坝坍塌李湾水库,当时水库堤坝已经出现部分塌方,他带头手持铁锹,摸黑在湿滑泥泞堤岸装沙袋,用嘴含手电,用肩扛人抬,组成人梯运沙袋,终于在凌晨两点堵住决口,保住堤坝。

  危难时刻,纪检干部的中流砥柱作用,犹如一盏盏明灯,在洪水激流中闪耀的温暖人心的光芒。

  慈溪市横河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建成多次趟着齐腰深的积水,现场协调220千伏翠屏变、 110千伏横河变的积水强排工作,确保全镇70%群众的正常安全供电;海曙区江厦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段谟法涉水将两位受困老人背到安置点住宿;江东区百丈街道纪检干部蹚过齐腰深的积水,为受困居民送去救灾物资;江北区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余成国等驻守基层一线,每天现场参与抢险救灾到凌晨;奉化市江口街道纪工委干部盛蕾连续5天奋战在救灾一线;镇海区、北仑区纪检干部也在第一时间来到群众身边开展救助……

  惊心动魄的被洪水围困的日子过去了,这支勇敢的“党的忠诚卫士”在群众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

  镜头二:这些事,让受灾群众感受到,纪检人始终与他们同舟共济渡难关

  受台风“菲特”影响,鄞州区洞桥镇有300多间农房被淹,积水最深的地方已至1.5米。10月9日上午,鄞州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周忠贤穿着雨靴来到该镇鱼山头村,一下车,他就关切地问村支部书记王德芳:“电通了吗?被转移的群众饭吃得上吗?”王德芳说:“上午已有3台变压器恢复供电,还有1台估计下午也能恢复供电。有20多个村民被安置在避灾点。村里给他们准备了充足的方便面等食品。”

  沿着村道,周忠贤一行来到桥前西顾开娣家。见她已经清洗了地板,周忠贤就叮嘱她:“清洗之后还要进行消毒,不然会影响身体健康。如果家里没有消毒液的话,可以去村委会领取。”顾开娣连声说好的。

  周忠贤一行沿着一条河边前行,河里漂满了浮萍,河水已经有点发臭。他说:“水出不去是什么原因要找一找。”走了几步,周忠贤发现一座桥的桥孔被许多垃圾堵住了,他就说:“先要想办法把这些垃圾捞起来,这样可以加快排水。不然,时间长了,臭味会更重。”王德芳表示同意周书记的意见,会立刻派人清理。

  “这里有孩子需要送医院,大家快过来帮忙。”“这个老人刚从医院回来,我们去扶一下。”“那个阿婆家需要水,我送过去。”“这里有垃圾没及时清运,我们一起来处理。”……10月9日下午,海曙区纪委案审室副主任科员陈路和同伴们一起,在望春街道春城社区为居民提供服务。

  台风过后,许多灾区积水严重,出行不便,很多居民被困在家中,基本生活受到影响。连日来,广大纪检干部积极为受灾群众送去食品、饮用水、药品等物品,并自带工具,头顶烈日,脚踩淤泥,与当地干部群众并肩战斗,发放物资,清理垃圾。余姚市纪委干部不顾疲劳、连续作战,选调10名机关干部,由一名常委带队,在黑暗中淌水赶到救援物资发放点,连续多日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物资运送、发放等工作,还组织15名机关干部进入南雷里社区参加“清洁家园”行动,帮助受灾社区打扫卫生,清理淤泥和垃圾,全力以赴做好次生灾害防范和灾后重建工作;慈溪市横河镇纪检干部陈凌云正抓紧时间把消毒药品、工具等发往受淹严重村庄,确保洪水退去后,在第一时间进行消毒防疫;奉化市纪检干部抢抓时间奔赴田间地头和广大农户一起投入到生产恢复中;江北区纪检干部累计出动30多人次到孔浦街道、慈城镇参与垃圾清理、环境清扫和发放消杀药品等工作……

  哪里群众有需要,纪检干部就冲锋到哪里,始终与受灾群众同舟共济渡难关。  

  镜头三:这些天,和全国各地志愿者一起,宁波纪检干部为灾区群众送去温暖

  洪灾当前,咬牙挺住的不仅有坚忍的余姚人民,更有来自全国各地数以千计的救灾志愿者,还有宁波各级纪检监察等部门党员干部组成的620名、19个救援队火速开赴余姚灾区,与灾区人民一起,奋战救灾一线,夜以继日、迎难而上,向着夺取抗洪救灾最后胜利全力冲刺。

  10月13日清晨6时许,余姚世南小学的教室里,宁海县纪委党风室副主任葛晓满眼惺忪地从冰凉的地铺上醒来。从10日奔赴余姚救灾算起,这是他在在余姚抗灾的第4天。

  匆匆吃罢早餐,葛晓与同伴们又操起了扫把、铁锹出发。

  积水退去,城区生活垃圾堆积如山,尤其是一些低洼地带、老小区和城中村,垃圾数量巨大,已开始腐烂发臭。全城“大扫除”由此成为当务之急。葛晓告诉记者,从昨天开始,他们的任务已由最初抢运物资变成了清扫垃圾。

  世南小学是今天第一个要攻克的“硬骨头”。

  “市里已下了通知,学校这几天就将复课,我们必须抓紧时间把学校打扫干净。”大家简单地分了工,这个小组的48名志愿者就分头忙开了。清扫操场、冲洗一楼教室、晾晒课桌椅……整整2个小时,在葛晓等党员干部与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世南小学内外的垃圾终于被清理干净。

  “赶紧来舜南社区帮忙。”没等葛晓歇口气,指挥部又下达了新的任务。由于紧靠姚江,舜南社区成了重灾区,积水深度曾一度达到2米。葛晓与另外47名志愿者被分成5个组,跟着社区干部前往临街商户和居民楼清理杂物。

  从清晨6时至晚上7时许,整整一天,除了午饭时间,葛晓一样的党员干部基本没有休息片刻。“垃圾清扫干净,余姚老百姓就能尽早恢复正常生活,我们累点也值得!”

  “这几天,我们的队员自带卡车、皮划艇等救灾装备,自带干粮食品,解决自己用餐问题,决不给当地增添麻烦;在灾区送食品、送药品、送设备,充当装卸工、搬运工、环卫工,甚至还充当了‘村干部’帮助调解矛盾、安抚群众,到了晚上大家统一睡大通铺,准备随时出发,救助受困群众。”象山救援队队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李刚告诉记者,在这场前所未有的考验中,我们的救援工作夜以继日,非常辛苦,但大家也收获良多,坚信水会退、家还在、人平安、心温暖。

  近日,宁波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李会光先后来到余姚、鄞州、海曙等受灾地区,他深入社区、踏上田头、走进车间,详细了解群众受灾情况和抗灾和物资发放情况,慰问正在一线救灾的纪检监察干部,明确要求全市纪检监察部门强化监督职能,深入一线抓好检查工作,确保救灾资金和物资发放工作的公开、透明、及时、高效,严肃查处违反抗洪救灾工作纪律、失职渎职的党员干部。 同时,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信访功能,切实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疏导群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切实维护好社会稳定,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齐心协力,重建家园。

  我们没有办法把发生在抗灾救灾中纪检干部安置受灾群众、帮扶困难群众……的故事一一记述,但是——他们的勇敢担当、他们的无私奉献,如涓涓细流,汇聚成爱,流淌在姚江、奉化江、甬江“三江六岸”的人们心中……(宁记)

 

 

 

 

 

 

 

 

 

 

 

 

 

[ 打印 || 关闭 ]